2008年6月30日周一 大雨 反复夯实,耐心等待
上半年的行情就这样过去了。回头思考,理财还不如不理财,做的还不如不做。而且损失最大的就是长期投资的。这充分说明了,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下,没有战略性的做空思想或许不适应这样的市场。很多人拿巴菲特的长期投资说事,我们和他们有不同之处,因为我们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制度都不完善,第二,我们的股市波动性也大。周末的时候,新闻晨报召集我们业内的一些人参加一次内部交流,会上分歧很大。看来是真的迷茫了。原来没有分歧的时候,结果是市场向着我们预期相反的方向走,现在好了,分歧大了,没有方向了。
恰好,今天21世纪报道的两个朋友到我这里聊了聊,说是采访,其实就是闲聊,也聊到了一些很敏感的话题。
现在我们无论从心理上还是市场期望上,都希望股市马上见底或者说是股市已经跌了很久,市场希望政府救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这种理解是不是正确。有几个地方,我们需要认真思考。
第一,认为股市跌太久了,太深了,我们都是拿6100点作为参照系的。从61240点跌到现在,快有60%了。那么,我们拿6000点作为参照系,合不合理。
在2006年涨过2001年创下高点2200点的时候,市场并没有回调,那个时候有人提泡沫,到了2006年底和2007年年初的时候,指数涨到3000点,市场在讨论有没有泡沫的声音就很多了。后来,在交叉持股,上市公司在牛市氛围下投资收益的高涨,盈利预期越来高的影响下,垃圾股涨了一波,蓝筹股涨了一波。后来,市场都认为垃圾股是瞎炒,4000点到6000点的时候,蓝筹股也涨的比较疯,基金一发行就抢光了,一发成功就马上买股票,一买就买蓝筹股,成了蓝筹股也在瞎炒。
我们现在拿被两次瞎炒后的高点6124点作为基准,说现在跌了快60%了,到底了,是不是合理呢?如果拿3000点作为基点,是不是调整还刚开始呢。如果当时,股市没有涨到6000点,就涨到了3000点,从3000点调整,调整30%,到2100点,我想没人说不正常,大家一样接受,现在接受不了,为什么?因为很多人在6000点被套的,套的太久了,从心理上认为,我已经亏的很惨了,市场该给点机会了,所以,这是我们主管上的意愿。如果有人是4000点或者3500点进来的,或者是3000点进来,说不定跌到2000点的时候,他一样能再忍受一下。再说,如果把3000点或者是2700点看作底,那么价值中枢在哪里呢?肯定是3000点以上了,认为2700-3000点是底,肯定是觉得这是在安全边际里面了。但实际上我们把那个时候在讨论有没有泡沫的地方当作安全边际是不是有失偏颇。
第二个,现在有观点认为,目前的市盈率已经很低。看07年业绩,市盈率在20倍左右,看2008年预测市盈率16倍、17倍。我们都知道,券商在预测利润的时候都是正向偏差的我做过统计,一般在牛市的时候,他们的预测一开始低,到后来在逐渐调高,熊市的时侯,一开始很高,到了后来逐渐降低预期。第一季度,我们根据他们的预测以及上市公司的预告,市盈率是11倍、12倍,现在根据半年报的预计,现在是17倍、18倍。而这只是可供研究的500多家公司的预测值,如果考虑另外1000家公司的业绩,我们是不是还会有这么乐观呢,还认为2008年的市盈率水平在20倍以下呢?况且,我们现在看到的,国家放开油价和电价,将来说不定还会继续调,对企业整体盈利能力都会有所影响。所以,现在的点位是底部了,我觉得可能也不太合理,或许可以说,现在的股价合理了,但是绝对不是安全边际。当然,也有人认为银行股业绩好,石化、钢铁股业绩都好,所以,2008年业绩不差。很对,但是风险可能就在这里。因为我们所谓的动态市盈率水平是加权的,而银行股的权重很大,银行股的业绩好恰好掩盖了多数公司不好。如果将来指数真的见底,我估计是二八现象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个问题,政府会不会救市。
政府为什么要救市。两个因素,我觉得政府不具有救市的方法。首先,大小非的问题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所有的限制方法都是把问题拖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小非的问题要解决,只能是在合理的价值区域才能解决。在解禁期必须是投资价值发生严重分歧的时候,让金融资本是产业资本进行充分自由的换手才能真正让市场稳定,最好是让股价处在安全边际里面。让产业资本觉得减持太不合算,市场才算真正的稳定住了。如果盲目的救市,除了能让大小非卖个好价钱,没有什么用处。现在,市场上有多少人是盼着股市反弹然后准备出局的。其实,整个市场都处在很悲观的预期中,凡是保有乐观预期的,基本上都是被套的。其次,就算是救市,现在手里也没有牌出。股指期货根本不成熟,现在我们的投资者机构根本不适合做期货,风险防控意识都没有,如何做,如果盲目推出,不明投资方法的一般投资者亏空了,如何处理呢?所以,也不合适。当然,现在强迫上市公司对于解禁后的股份表态,这个要看结果了,结果好,股市短期稳定了,结果不好,可能会加大风险。当然,现在的大非都是国家股多,应该可以向好的方向预期。所以,整个市场都在观望,但是有一点,底部离我们的确也不远了,肯定是越跌越买才符合理性思维方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