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股票沪深证券周贵银收盘评述 |
今天的股指并没有乘胜追击,反而走的疲弱不堪,可能与传言国内油价下月大幅上调引发通胀加剧忧虑,以及大小非恐惧减持新规大举逃亡有关。上证指数全日报收3401点,下跌57点,跌幅1.66%,沪市全日成交683亿,与昨日基本持平。
今天钢铁。地产。金融等权重蓝筹股走势较差,拖累了指数,不过受油价可能上调的影响,中石油和中石化表现较强。今天表现较好的板块是水泥、 3G、农药化肥、期指概念等。
由于石油价格高企、通胀压力未减、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使得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展持谨慎态度。受此因素影响,从五月份以来,市场总体的表现明显偏弱。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做多欲望并不强,但空头的表现也是犹疑的。显然,在管理层力求市场稳定的背景下,空头对随时可能出台的政策利好是有顾忌的。
此外,对于市场投鼠忌器的限售股解禁问题,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并实施了相关细则,对大宗市场的交易行为作了进一步的规范与限制。以上种种情况显示,近期政策护盘的意图是明显的,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市有望扭转疲态,重返大反弹的格局。
除了限售股的解禁压力之外,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是影响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我们知道,在当前宏观经济可能减速的背景下,内生性的增长方式是有限的,只有依靠资产注入,才能赋予上市公司更多的成长故事与市场炒作的能量。
按照规划,到2010 年中央企业缩减到80 家到100
家是国资委的既定目标。目前,中央企业共有150 家,较06 年末仅缩减9
家。因此,未来的两年半年间,央企还需减少50-70
家,这一数目相当于过去6
年缩减数的总和。从注资规模来看,央企可注入资产的潜力还十分巨大。2007 年底央企总资产达到14.79
万亿元,而央企旗下上市公司总资产仅为4.3
万亿元。从注入资产的盈利能力来看,央企资产注入将提高上市企业盈利能力。2007年底央企的总资产利润率达到6.74%,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5.15%,均高于央企旗下上市公司4.46% 和14.54%的水平。
从目前的产业政策来看,电信行业的重组,宣告着电信、电力、钢铁、煤炭、军工等行业的资产整合将进入快车道,从而可能推动相关公司的外延式快速增长。
短期来看,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仍然持谨慎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蓝筹股的表现;相对而言,私募、游资的态度乐一些,表现为题材股表现较为活跃。具体操作上,投资者在短期内可以围绕通胀、灾后重建两大背景来挖掘短线品种。通胀受益的题材主要有高油价背景下的新能源、替代能源(如煤炭),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农业板块等。灾后重建题材主要包括水泥、钢铁等建材生产企业,与及相应的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机械企业。
中期来看,资产注入仍然是最值得关注的主线,尤其是通胀受益、灾后重建受益的行业。从最近的政策与市场来看,资产注入也具备一些诱发因素,如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申报工作指引,早前发改委提到的加快中央企业重组步伐等。同时,长江电力、攀钢钢钒、露天煤业等资产整合的启动,也映射着资产注入大戏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