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发表于3月21日《新闻晨报》财经版首页
经过连续两天的反弹,上证综合指数重新站在了3800点上方,但是今天盘中创出的3516点新低着实让投资者心惊肉跳,从6124点到3516点,调整幅度高达42.59%。“熊市”迹象越发明显,市场在“牛”还是“熊”的问题上也存在很大分歧。通过上证综指的内在结构的分析,尤其是十大权重股对指数的影响,我们发现下跌中有些“蹊跷”。
前期的市场中普遍存在这么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石油的高调上市是导致股指大幅度调整的直接诱因。这反而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如果我们排除了几个权重股的影响,指数到底下跌了多少。
首先,我们看看上证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上证综合指数的计算相对复杂,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
基期× 基期指数。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当期沪市所有A、B股的各自股本数×股价。由此我们发现,股票的总市值越大,对指数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当市值占比比较大的权重股下跌时会容易造成指数失真的可能。
我们以上证指数的两段交易为例,从07年10月16日至08年3月20日期间,由于07年11月19日中国石油计入上证综合指数,上证综合指数的十大权重股前后发生了变化。以07年10月16日至11月16日和07年11月19日至08年3月20日两个时间段来分析权重股下跌对指数的影响。同时,由于权重股的比重处在变化中,以两个时间段的首尾两个交易日的平均值计算权重股的比重。
通过计算,
07年10月16日至11月16日,上证综合指数中的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中信银行、交通银行、中国联通、上港集团、中国人寿、宝钢股份、中国神华,共占比52.60%。这期间,上证综合指数累积下跌713.81点,跌幅11.84%,其中十大权重股下跌导致的下跌点数和跌幅分别为119.37点和1.98%。
07年10月16日至08年3月20日,上证综合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信银行、交通银行、中国联通、上港集团、中国人寿、宝钢股份,共占比55.47%。这期间,上证综合指数累积下跌1512.22点,跌幅28.45%,其中十大权重股下跌导致的下跌点数和跌幅分别为961.55点和18.09%。
综合而言,上证综合指数从07年10月16日至08年3月20日累计下跌2226.03点,其中十大权重股下跌导致的下跌点数为1080.87点。
通过这个计算,我们发现,上证综合指数从6100点到4800点,累计2200多点的跌幅,其中有近1100点是由于十大权重股的下跌导致的。如果不考虑十大权重股,目前的点位应该在5000点左右!也就是说,十大权重股外的绝大部分股票只下跌了20%!
这个结论很有意思,带给我们两个思考:第一,从6100点到5000点,不过20%的跌幅能说是牛市转熊吗?第二,权重股以外的大多数股票调整充分了吗?
目前从估值角度来说,大盘蓝筹股的估值趋于合理已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调整幅度只有20%的绝大多数股票的估值是否已到了合理的区间的确值得关注。如果说,中小股的估值是已合理,那么在权重蓝筹股带动的反弹中,中小股将会一起上涨,如果权重股以外的绝大多数股票的调整还不充分,市场可能重新出现“二八”现象,即大盘蓝筹股带动的指数上涨中,大部分中个股将继续调整。因此,一切还是要今后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尤其时一季度业绩是否足以让我们产生足够好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