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
做任何事情都要注重劳逸结合,股市投资也不例外。投资大师索罗斯对劳逸结合的解释是:“休息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只有远离市场,才能更加清晰的看透市场。那些每天都守在市场的人,最终会被市场中出现的每一个细枝末节所左右,最终根本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被市场给愚弄了。”《孙子兵法》中有句话:“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真正成功的投资者很多时候都会像猎豹等待猎物出现一样等待投资机会的到来。等待其实就是一种休息策略的最高境界。 为什么要采取休息策略?首先,休息是一种心态的调整,盲目进场只能导致亏损和心态不稳,与其亏损,还不如停下来休息。在行情走势较弱或不明朗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静制动,千万不能心浮气燥,要用休息来调整好心态,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股市中学会休息,需要一定的自制力,能学会自制本身也反映了投资者在慢慢走向成熟。 其次,休息是为了增加对市场本质的认识,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在你还无法判断行情的时候,在休息中研究市场,等待投资机会的到来。休息期间不仅躲避了亏损的风险,而且在研究中认识市场、发现市场的机会,可以为更大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服务,避免因为蝇头小利而丧失了更大的战略机会。在行情的演变已进入危险地带,或市场没有大行情,或无法判断行情时,休息可能是最好的投资策略。 理解了我们为什么要休息,很多读者不禁要问,什么时候休息呢?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记得在互联网上,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文中对应该休息的几种状况做了分析,我觉得比较有道理,遗憾的是我已经忘记了这是在哪里看到的,也忘记了该文的作者,我凭着印象对这些状况作了回忆,整理下来供大家参考,在这里一并对该文的作者表示感谢。大体意思如下: 从投资者自身来看,当你出现下面三种情况的时候,最好选择休息: 一是感觉对行情没有把握或市场的钱非常难赚时; 二是自己近期的操作连续亏钱时; 三是大盘的大趋势明显走弱时。 从市场状况来看,出现下列情况时也最好选择休息策略: 第一、管理层已经非常担心股市的泡沫问题,针对股市过热的宏观调控越来越明显,上市公司的坏消息越来越多,市场监管和查处空前严格,而同时市场处于完全非理性状态,这是股市要进行调整的先兆,休息意识这时必须开始具备。 第二,热点凌乱、持续性差、转换节奏过快。这主要是由于多方收缩战线的自然盘中体现。由于很多机构只出不进,很多热点后继跟风资金不足,显然难以持续。再者,市场观望气氛较浓,由于缺乏能振奋人心的热点主线,多方也只能以个股轮动方式展开上攻,盘中表现就是热点切换过快,这种现象延续对多方不利,对股指反弹也较为不利。 第三,下跌个股持续增多,局部权重蓝筹上涨难以阻止股指下跌。比如当一只大盘蓝筹股大涨,但是未能扭转股指下跌收阴,长期以来无形之手依靠权重股控制大盘走势的手法似乎失灵,这就是趋势难违的重要道理。大盘的趋势在一定时候实际上是由众多个股的趋势所构成,下跌个股增多其时已经在明白无误告诉你离场资金增多,其背后的潜台词是个股风险将会同步增多,这显然对多方同样不利。
第四,在市场作出方向性选择之前,成交量整体萎缩的同时,下跌放量、上涨缩量成为盘中常态。盘中遇下跌或急跌放量已经成为近期常态,量作为重要的先行指标,很能说明市场正在逐步变弱这个本质问题。既然市场已经转弱,资金流出导致个股风险增多,相应增大了市场风险,这种情况下,盲目操作不如退而休养生息。 看来,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应该明白市场正常波动的原因,也明白市场狂热之后必然归于理性,调整不可避免,因此在市场处于低估的时候,坚定进场重仓集中持有,在市场高估甚至处于疯狂、人们极度乐观的时候反而应该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从容地规避风险。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休息是孤独的,要学会在休息中享受孤独。当市场行情异常火爆的时候投资人蜂拥入市,在这个时候采取休息策略需要一种坚持自我的精神,不会有人陪伴,因而是孤独的。孤独甚至让你放弃了很大一波行情及其带来的利润,但是却也让你规避了风险和调整。九十年代的巴菲特是孤独的,当人们在网络股的暴涨中欢呼雀跃的时候,巴菲特手中一只网络股都没有。人们用怜悯的眼神看他,认为价值投资的时代已经过去,“新经济”已经到来。然而,随着2000年底网络股泡沫的破灭,许多投资者已经丧失了巨大的财富,而巴菲特仍旧使他的利润保持着22%以上的复利增长。巴菲特不买科技股是因为他完全看不懂,同样地,中国A股市场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也很多。就看我们在面对诱惑的关键时刻能否保持冷静并断然离场。 |
|
|
更多精彩请登录价值投资网:www.guiyin.com.cn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