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一、猜猜QFII在干什么?(叶颖)
二、券商角度看市场----操作需谨慎(左伟伟)
三、牛皮市,私募阵营开始分化(冯月飞)
四、基金经理说,高市盈率的股票不一定是差股票(吴朝晖)
正文
一、猜猜QFII在干什么?(叶颖)
QFII的动向一直是我关心的。今天又看到一份QFII在5月抛基金和债券,可能做多A股的报道。虽然统计的是5月份,但对于了解QFII在“5·30”大跌前后的动向,还是有很大价值的。再结合QFII后来增加额度,可见他们看好中国股市长期趋势的观点依然没有改变。因此,我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给我的同事们、朋友们作一个参考,也给那些“懒汉”们,提供一顿较好的“信息快餐”。
(一)5月QFII抛基金抛债券做多A股
中登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5月份机构整体减仓A股市场,但投资风格向来与众不同的QFII却成为增仓主力。
中登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以基金、QFII、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在中外资银行托管专户的A股流通市值达21996.49亿元,比4月份增加了1667.51亿元,如果考虑同期沪深300上涨10.37%的因素,粗略地可以估算到,机构5月份略有减仓。事实上,此前机构已经连续3个月减仓A股市场,2月份机构持股市值绝对额下降412.46亿元,虽然3月份和4月份机构持股市值略有增加,但考虑到同期大盘上涨幅度,机构坚持逢高减仓意图明显。
有趣的是,此前一直“唱空”并“做空”的QFII却在5月做多A股市场。数据显示,QFII在5月底再次出现在A股流通市值托管总额前50名的名单之中,托管市值为146.08亿元。此前,QFII在今年1月、2月和3月的A股流通市值托管总额分别减少101.46、118.55和79亿元,4月更是首次没有出现在A股流通市值托管总额前50名之中。
有QFII人士指出,前期看空的一些QFII客户,在经过此轮暴跌后,对A股的兴趣明显加大,而在前期A股市场不断暴涨的环境下,对于准备买入的投资者来说,机会越来越少,但是5月底的暴跌给予了其建仓的机会。
但是,QFII在5月份却大举减仓基金。5月底QFII持有的基金市值为62.22亿元,与4月底相比减少了7.94亿元,减少的幅度为11.32%,若考虑到大盘的增幅,QFII抛售的基金额度更大。综合历史数据来看,5月份是目前QFII本轮牛市中最大规模抛售基金的月份。4月份QFII持股基金市值曾减少了1.96%,3月份之前QFII持股基金市值更是逐月增加,3月份QFII持股基金市值达到阶段性顶峰71.56亿元。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QFII有可能抛售基金转而抄底A股市场。
与此同时,QFII在5月份还减仓了债券,5月底QFII持有的债券市值为18.43亿元,相比上月减少了2.37亿元,减少幅度为11.39%,相比其他历史月份,QFII抛售债券的幅度也居于前列。
(二)A股基金在港扎堆推出 或成投资A股的主通道
尽管内地A股市场近期表现不佳,但国际资本投资A股的热情不减反增。昨日,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与德意志银行宣布将推出“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该指数基金追踪沪深300指数,为开放式基金,将于下周二正式挂牌上市。
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量化投资董事邓兴成昨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此次与德意志银行合作推出的“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初步发行规模为2000万美元,而且额度随时还可以增加,每基金单位约为40港元,每手认购单位为200股。他认为,有关基金虽属追踪性产品,但具透明度,而且一般散户可以通过交易所进行买卖,同时也有监察机制,以防基金溢价或折让过大。
A股基金受到热捧
细数一下,近期在香港市场共有3只A股基金扎堆推出,其中包括将于下周五挂牌的的汇丰中国翔龙基金、法兴推出的领先中国A股基金与即将推出的“标智沪深300”中国指数基金。此外,恒生银行最近也将推出恒生中国B股精选基金,以投资于B股市场为主。
据了解,近期A股基金在香港市场获得了投资者的追捧。汇丰推出的汇丰中国翔龙基金近日刚刚截止认购,据悉,该基金一共收到超过10万份申请,公开发售部分超购达20倍。由于该基金获得较高的超额认购,该基金将启动回拨机制,公开发售部分由10%上调至15%,但未能确定能否做到每人一手。翔龙基金将是首只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封闭型中国股票基金。
目前,香港市场上投资A股的基金品种逐渐增多,其中A50中国基金与招商局中国基金为投资者较为熟悉的基金产品。其实,早在2000年初香港市场就有惠理中华ABH股基金开始投资A、B股市场,而去年6月,主要投资于A股的JF中国先驱A股基金成立,其所持A股价值不少于总资产净值的70%。
投资A股的主要通道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目前A股走势并没有港股抢眼,但还是吸引了众多的海外资本,由于各种限制,香港市场的散户投资者并不能直接进入A股市场,而A股基金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
“我最近接到很多咨询电话,都是香港投资者询问如何投资A股的。”香港时富证券研究部主管罗尚沛说,虽然有部分内地资金近期进入香港股市,但是香港市民近期对A股的热情非常高。
罗尚沛表示,由于各种限制,香港散户投资者根本没有办法投资A股,因此在香港市场与A股挂钩的产品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但是目前该类产品数量并不多,因此一旦有相关产品发行,自然会受到香港市场投资者的青睐。
他表示,虽然A股市场目前处于高位震荡的状态,但是投资者更看中的是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他们长远的投资价值。
二、券商角度看市场----操作需谨慎(左伟伟)
根据媒体发布的信息和wind资讯中券商的报告,我们对最近券商的观点总结如下:
普遍认为的影响因素:
积极因素:上市公司逐步进入业绩预报、中报披露期,工行和招行的业绩超过预期引起了整体金融股的走强,随着中报披露的深入,这种业绩行情还将持续,并将最终绝对未来市场调整后的趋势和方向。创新型基金的获批发行以及部分优质基金拆分潮的出现,有望在7月中下旬给股市注入超过500亿元的资金,城商行上市、建行等红筹股回归对金融板块和整个市场行情有积极影响。
消极因素:市场方面,红筹股回归,新增A股开户数不断创下新低,使得股票供给大幅增加,资金供应逐步收紧,供求关系不容乐观。政策方面,偏高的CPI令加息阴影挥之不去,据预计07年6月的cpi可能超过4%,普遍预期下半年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包括加息,取消利息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另外股指期货能否推出、管理层是否会运用直接针对股市的宏观调控等还无法预料。
普遍认为的可能走势:短期内股指将在震荡中逐步走低,中期看下半年调整压力很大,继续上涨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甚至创不出新高,可能面临力度较大的中期调整。由于大盘股的支撑、近期大盘风险的释放等使得短期大盘继续大跌的可能性不大,短期不宜过分看空。目前市场只是出现结构性的高估,主流品种面临的估值回归压力较小,很大程度上也封锁了短期股指的合理调整空间。
普遍认为的操作策略:趋势明朗前谨慎操作,当一个市场中存在着普遍的不确定性风险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如何保证不亏钱。去寻找市场的价值中枢则是对抗政策风险的最好办法,虽然可能保守,但比较安全。操作上,对于超跌个股要区别对待,业绩不理想的绩差股,反弹建议换股,蓝筹股注意波段,降低成本,新股申购多多参与,在市场没有彻底走稳前,谨慎操作。在中期趋势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还是要控制仓位,等待市场趋势确立再做选择。
三、牛皮市,私募阵营开始分化(冯月飞)
有的私募从年初就开始叫空,所以踏空了今年上半年的行情。然后在踏空阵营中再生出分化,部分公司坚持空仓到现在,没有赚到钱但也没有出现大幅亏损,但部分公司由于判断失误,在4月份指数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下,抛弃原来理念又冲进去,这部分公司今年亏损较为严重。私募基金之所以分化严重,主要因为私募基金队伍良莠不齐,基金经理的素质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此外,私募基金的受托资金很多来自私人投资或者信托公司,成本较高或者投资人的收益预期很高,导致私募基金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机构大。但也因为是私募基金,机制比较灵活,所以部分私募基金的操作非常凶悍,经常在某只股票大进大出。而另一部分以奉行价值投资理念的私募,操作频率甚至比公募基金还少,由于这类公司的持仓成本很低,而且坚定长期持有优质上市公司,面对目前牛市过渡阶段的系统性风险较为坦然。这部分公司反而成为这波行情最大的受益主体。
四、基金经理说,高市盈率的股票不一定是差股票(吴朝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