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伊朗专题 |
伊朗的男人几乎都留胡须,浓密的长胡须,随处可见。现在中国人多不留胡须,所以几乎对此没有什么观察的机会。这次去伊朗,面对众多的胡须,忽然觉得这还真是个事。
胡须本是自然事,留不留全看态度,这就如同头发长短一样,哪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言。在美学立场以为留须为美,这一定是促使男人留胡子的原因之一,这也可以化为另一说辞,即留胡须更能体现男子汉气概。作为值得自豪的男人的重要外在标志,不留,实在说不过去,有暴殄天物的感觉。用这样的物体,表现男子的优秀或者优异,有一点男子自豪感隐含其中,这也是不能否定的一种思想存在。按照这一思路延伸下去,强调男人胡须作为雄性之美的社会,是否是社会男尊女卑的体现?比如伊朗,女人服饰方面的强调也相当严厉,女人的遮体与男人胡须的张扬是否可以看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研究,对此不敢继续推理下去。
总之,如今伊朗的男人重视胡须的保留,这个基点是没有问题的。比如,随处可见的精神领袖,他们的白须飘然,给人印象深刻。
在伊朗所见最多的画像
跟随领导视察工作,人人都留有胡子(图来自网上)
其他男人也是留存胡须的,但更多的是保留一种行状,而不像领袖那样的长须。但是,什么人该留长须,我没敢去询问,不知道是否存在什么不成文的规则。因为也见过教士,他们也不是长须。
正因为伊朗男人人人留胡子,所以他们观察外国人的时候也会注意这一点。在设拉子下榻的那个饭店,总台一名年老的工作人员,看到中国的男人都不留胡子,但朱玉麒教授例外,大概矜持很久终于发问。我们的叶奕良教授是伊朗人民的真正朋友,到了伊朗就如同到家一样,跟任何人都会友好到底,叶老师自然担任翻译,而朱老师被请到总台前边。朱老师的回答也与伊朗有关,说长期在新疆工作,因为与伊朗更近一些,大概受到一些影响,所以留了胡子。新疆少数民族的男性有人留胡子,有人不留,根本看不到伊朗那样的一致性。所以朱老师的回答可能像学生回答问题,过关就好。那位老者看来很满意,说明朱老师的答案选择正确。
只有重视留胡子的伊朗人会这么在意这样的问题吧。
观察伊朗的古代历史遗迹,似乎伊朗男人留胡子自古以来就很发达。在波斯波利斯的古代浮雕中,重要人物都是留胡子的。
古代波斯神像
波斯帝国时期的进贡者
人面兽神的神像
胡须,不仅是男性的面部特征,也是一种智慧象征。这种智慧,应该是经验的升华吧。
只有在阿巴斯的一家饭馆里见到了三人一体的照片,通常这位总统是没有资格出现在这里的。如今出现了,但可以看到他的稚嫩吧,连胡子都是短而黑的。跟真正的精神领袖在面目上的区别很清楚。
馆长先生致辞
我很认真地观察过馆长先生的胡子。他的头发花白,但很奇怪的是,新长出的头发却是黑色的,胡子也是黑色的。我怀疑他头发的白色是漂染的结果。是否因为伊朗人崇尚成熟美,才会有这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