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演最该照顾谁——我看大片《赤壁》

(2008-07-23 18:18:59)
标签:

电影杂谈

杂谈

 

导演最该照顾谁——我看大片《赤壁》

 

昨天是周二,我家附近的影院半价,于是跟风的我也去看了《赤壁》。

感觉最好的地方是音效,这一点还只有影院才能体会到。其他方面,真的不好说了。能看出来,一定花了不少钱,制造真船绝对要花大价钱。

一个百万人参加的决战,应该不缺大场面。但是,看到最后才知道,真正的《赤壁》之战还没有开打,这个片子不过是预热性质的“导言”。所以,真正的大场面,一个新野之战,一个是船队开进。都利用了特技镜头,还行吧,不能说太假。

现在的电影,最怕穿帮,就是假。《赤壁》,也是难免。

张飞率领军队掩护百姓,等待曹操军队来进攻。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是用了盾牌磨成的反光镜。有人已经说这个时代中国没有这东西。这就不深究了。但是,骑兵面对反光镜,最多反光刺激眼睛,看不清前方,大家只好停止前进就是了,怎么就会人仰马翻呢?太假。

张飞率领的军队,不去占据前方的制高点,而是等在山坡下面,这从军事上无论如何是解释不通的。难道是为了光线,但是在山上同样可以利用阳光反射啊。现成的有利地形不用,反而在山坡下等着。这是不是说明诸葛亮太不懂军事了。

诸葛亮爬在地上一听,就知道敌人用骑兵楔形阵进攻。悬就悬点吧。敌人骑兵进攻上来,双方接战的怎么首先是步兵呢?穿帮了。可能是剪辑时候出的漏洞。

刘备为了掩护十万百姓,宁愿多牺牲军队。问题是战斗失败了,镜头上看的出来百姓撤退并不远。而曹军不知道为什么却没有继续追击,让刘备的十万百姓顺利逃出了。逻辑上不通,不知道算不算穿帮?

诸葛亮前往东吴说服孙权,为了突出周瑜而把孙权形象刻意矮化。结果,孙权不仅不如周瑜有胆略,胆量甚至不如妹妹。为了鼓舞孙权的斗志,周瑜领孙权去打猎。最后,给他一支箭去杀老虎。最好玩的是,当老虎第一扑把孙权扑下马以后,周边卫士要前往营救,竟然被周瑜和妹妹拦住。幸亏老虎很听话,留下充足时间让孙权重新拿起弓箭。表现孙权犹豫不决可以,江东保全在此一举。但是如此表现他的懦弱也太过了,三国鼎立的一方领袖,怎么能够这样?

周瑜的出场很好玩。正在指挥练兵的周瑜,听到一个男孩的笛子有问题,于是放着等待命令的军队不管,去给男孩修理笛子。刚刚跟诸葛亮见面,话还没有怎么说忽然又去给马接生。看得出来,导演想表现周瑜举重若轻,结果也太过了,太不合情理。

刚刚逃过曹军攻击的刘备阵营,除了赵云在跟战士训练以外,刘备正在用力编草鞋,并且编好了一堆。张飞在写大字,蝉头燕尾,有模有样。关羽在教孩子们念书,《诗经》第一首。有个孩子问:饭都吃不上了,念书干什么?关羽回答,为了以后有饭吃。这是所问非所答啊。这些都是要表现什么呢?好像是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只好本色地生活。不用安排防务,不必动员群众当兵,也不知道争取给养……为什么他们都那么闲呢?

电影的核心战斗场面是八卦阵一战。孙郡主亲自带领自己的娘子连队去诱骗曹军。曹军果然上当,来追击。也有人怀疑,是否有埋伏。统兵将看不上几个女子,不管不顾还是追击。他要是瞧不起女人,可以派一个小队追击啊。干吗大队人马都去追击啊?这就算了。当孙刘联军制造烟幕的时候,操兵还是没有怀疑,照直追击。这都不算什么,最奇怪的是当伏兵发起进攻,箭如雨下之后,曹军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不仅不撤退,还眼看着所谓的八卦阵而照直冲进去。那个八卦阵,是士兵用盾牌组成的,不是依托山林地形不容易看到,那为什么曹军会径直进入呢?为了突出自己聪明就夸张敌人的愚蠢,这效果好吗?

最后是八卦阵中的杀敌。本来说,敌人进入自己的八卦阵,联军应该瓮中捉鳖,洞中打狗就成。结果呢,好像还是很吃力。不仅刘家三大将要亲自出场杀敌,而且作为联军统帅的周瑜也要披挂上阵,并且中了一箭。虽然伤后包扎的时候还会大声喊痛,但是在战场上依然威风了得,杀敌无数。

《赤壁》是电影,不是历史。用考证历史的办法去对付电影不应该,也不可取。就故事说故事,故事本身能够自圆其说就足够了。可是,假的地方还是太多。

到底是哪里出了怪呢?想一想,我以为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期望与现实出现了较大差距。《赤壁》一战,决定三国鼎立。这是历史重要一刻。如何利用电影复原当年的波澜壮阔,绝对是观众的重要期望。但是,现在的《赤壁》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大气来。曹操要统一天下,多大的雄心壮志啊,但是,现在的《赤壁》中的曹操生生地给演小了。他真心要的是得到小乔,是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欲望。江东万里河山,孙权之前有孙坚、孙策两代经营,到了孙权手里,形势越来越好,地盘有了很大扩展。孙权不肯低头做曹操的奴隶,为了江东不做北方的二等公民,凡此等等,足以让孙权挺身战斗。但是,现在《赤壁》中的这个孙权,不过要跟孙策这个已经过世的哥哥争口气,要证明自己不弱。如果刘备以天下为己任,眼看天下大乱痛心不已,决定如光武恢复一样重新建立刘家的天下,这也足以显示出气吞山河的气象来,但是《赤壁》中的刘备,窝窝囊囊,不知道在干什么。后来,竟然让孙权妹妹给点了穴道,增加了喜剧的气氛,但是破坏了大片的大气氛。

第二,演员与角色相冲突。为了突出梁朝伟扮演的周瑜,有意矮化孙权。为了给梁朝伟更多的戏份,不得不让这位联军统帅上阵杀敌。根本不是剧情需要,而是戏份的需要。看看张飞、关羽和赵云的杀敌戏份那么多,虎虎生风,威风八面,梁朝伟只能站在高台上看热闹,真的很没戏。于是,导演只好违背剧情的需要,让梁朝伟这位堂堂的统帅去杀小士兵了。以至于诸葛亮回头一看,统帅不在了,呈匹夫之勇,杀敌去了。请大美女林志玲来演小乔,本来也没有什么剧情需要,但不能不给她加戏份啊,于是给马接生啊,还有所谓的激情戏啊,都很没来头地出来了。那场激情戏,因为没有剧情烘托,根本没有激情可言。大约演员也知道这场戏不是为了剧情,而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多地看到林志玲,所以演的很差。

最终,演员决定了戏份,而戏份决定了三方不对称。诸葛亮、赵云、周瑜、小乔、郡主,因为戏份多而抢眼,这导致剧情的一面倒,曹操成了邪恶的背景。而三分天下的态势,根本没有表达,或者根本没有想去表达。曹操简单化的同时,刘备和孙权边缘化。一场《赤壁》下来,恐怕应该是曹操土崩瓦解了。

是演员服从角色?还是角色服从演员?这个戏是后者。导演最该照顾谁?是剧情?是观众还是演员?这个戏还是后者。如此一来,结果可向而知。

观众的一家之言,不一定准确。讨论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