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生场
(2022-04-14 21:52:51)分类: 散文杂谈 |
打生场是每个人必备的生存发展技能。人生有很多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特别是现在很多年轻人要在陌生的地方立足生存发展,经常和陌生人打交道,就必须学会打生场,开局面、拉关系。
其秘诀有三:套近乎,不要脸,会说话。
套近乎,首先就是微笑经常挂在脸上。你有求于人,微笑就是最好的介绍信,要知道抬手不打笑脸人,你能够对陌生人微笑,就能展现自己的善意,陌生人会感到亲近,接受你。套近乎,就要先找共同点,人家吸烟你递只烟,人家不接,掏出自己的烟吸,你给人家打着火,好意怎么难却呢。他喜欢电影就聊高票房电影;喜欢读书就谈和自己读过一些书的感受,还要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衣服撞衫就夸他的眼光和自己一样;发现陌生人和自己的共同爱好或者兴趣特长……总之通过共同话题拉近彼此之间的情感。“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这句话的意思非常好理解,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要开店做生意的话,要时刻给客人一个笑脸,有些顾客比较在意价格,一直在那里纠结,你要是直接冒出一句没钱别买,搞啥价,建议哪儿便宜你上哪儿去!那这话一出,就直接将顾客给得罪撵跑了。如果你会打圆场,说道”这衣服别说贵不贵,好像专门给你设计的“等等,让顾客觉得这个钱花得值,那顾客很可能就此买下了。
打生场需要“不要脸”精神。“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死要面子活受罪”等等都是自古以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子”就很重要,它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更会影响一个人的选择。年轻人最好面子,为了维护面子甚至敢动刀子。
要说社会上做什么工作最赚钱,莫过于销售,只要脸皮足够厚,能力足够强,做销售和服务行业定能拥有较高的收入,可偏偏大部分人都做不了销售,他们只想当个轻松的白领,每天坐在办公室里聊聊天喝喝茶,毕竟这样会显得更有面子。
事实上无论在任何行业哪个公司,那些坐在办公室聊天喝茶的领导都曾丢过面子,他们拼命扎根的时候不是不想要面子而是社会不允许。
且看如今创业成功的领域大佬们,新东方的俞洪敏,华为的任正非,阿里的马云等等,都有一段艰苦的经历,曾经生活拮据不被人认可甚至被人歧视瞧不起,但最后人家还是走出了一条旁人无法超越的路。
很多人之所以平庸就是太讲究礼义廉耻,知耻是好事,但过于知耻却会阻碍前进的脚步,故步自封者守得一时的面子,却会失去成长的良机。
任正非要求员工,到了华为,一切从0开始,华为是靠业绩说话的,任何人的过往辉煌在这里必须被清零。所以,任何人必须战胜自我,包括虚荣、自大、自卑、浮夸以及惰怠的心理。
在“不要脸才能活下去”的鼓励下:胡厚崑,曾经在广西百色县邮局走廊里等了2天,才有机会进门拜访;李健,在尼日利亚做产品,费尽周折才约上对方总裁,结果在总裁门口等了3个多小时,最后当人家上厕所时,堵在厕所门口,才见上一面;魏承敏,在河南做售后工程师,曾经和同事连续三天三夜,在冰天雪地的乡下,坐大巴、手扶拖拉机,晚上在矿山、村镇为客户维修交换机,饿了就在农户家吃,困了就在机房里睡……
脸皮就是这样磨厚了的,意志力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变得坚韧起来,个性也变得粗糙和“匪性”。几年后,江西生成了华为董事会秘书;李健曾创造了一年4亿美元的业绩,销售连续几年全球第一,成了西非地区部总裁;魏承敏成了南太地区部总裁。就像任正非说的,“不要脸的人,才能进步”。华为进步了,不仅在通信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还成为世界第一。
在这方面可以学学中国保险公司的跑保险的工作人员,“一人干保险,一家人不要脸。”在保险刚刚在中国发展的时候确实有这样的说法,这是对保险从业人员的一种贬低,也是对他们的不尊重。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时保险从业人员的销售行为所导致的。保险刚刚在中国起步,大部分消费者对保险并不认可,保险意识也不强,觉得保险没有什么用,于是业务人员为了自己的业绩,为了生存,在进行保险销售时专业度不够,存在销售误导的现象。同时,正是因为大家都不认可保险,所以很多保险从业人员都是一些找不到工作,学历比较低的人,久而久之就会有做保险就是低人一等的感觉,好在现在人们对保险行业有了认可,做保险的人员面子上比以前有了些光彩。
“面子是无能者维护自己的盾牌”,任正非强调,优秀的儿女,追求的是真理,而不是面子。只有不要脸的人,才会成为成功的人。要脱胎换骨成为真人。
会说话就是要有口才。好汉三分出在嘴上。战国时代,张仪苏秦都是靠着一张嘴,连横合纵,挂相印有了富贵人生。《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那场面凸现了他的睿智。有很多专家在搞讲座的时候,在开场白上狠下功夫。富有幽默感,有亲和力的开场白,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书法家启功先生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平时爱开玩笑,上课也不例外。一次他外出讲学,第一句便是:“本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一下子并拉近了自己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分外亲切和轻松。
会说话其中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