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棉花周记

(2009-10-22 18:59:13)
标签:

文化

                                            棉花周记

                                                   屈绍龙

2009年5月1日

劳动节前后的日子,是棉花播种的好时节,此后,气温逐日增高,地温也日日上升。对我来说,正值“五·一”长假的日子,就可以趁机播种棉花。播种时节,雨水稀少,天气干燥。水源需要人力车辆或机动车辆运往播种的地块,棉花播种的地块,分布在山的周围,地块大小不等。土壤的肥力较差,土层浅薄,是一些无法播种冬小麦的田地,春末,就用来播种棉花。

棉花的播种,是要仔细进行的。小心翼翼地刨坑;小心翼翼地浇水;小心翼翼地下种;小心翼翼地覆盖。覆盖浅,水分蒸发快,棉花种干枯,拱不出地面;覆盖深,水分保住了,棉花无力钻出地表面。因为棉花是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力量相对弱小。

人们在覆盖棉花种粒时,想过各种方法,苗全苗旺的时日仍属罕见稀少。

具体说来,覆盖棉种的厚度是一个平放砖头的厚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疲劳后的日子,想把握好尺度,就足以显出人的耐性了。

光洁而匀称的棉种,温水浸透后,粒粒饱满,躺在大小均匀的棉花坑里,像一粒粒受孕的卵子,等待大地母亲的孕育。一行一株,是写在大地上文字符号。

对棉花的情感,从今日,就在心里扎下根了。

5月8日

棉花播种后的日子,是心焦的日子,是期盼的日子。隔上三五日,人们就到棉田观察出芽的情况,看棉花苗,是否钻出地面,担心的事情,是播种棉花后的雨天,尤其是一阵急雨,会将棉花苗封住,难以拱出地面。

七日后,棉花苗钻出地表面,露出白色的椭圆形脑袋,棉花壳,有的未褪尽,褪尽的,是双叶抱头的鹅黄色嫩芽,清晨,会有霜色样的水汽包裹着头颅。

这时,有懒惰的棉苗,贪婪者躺在大地的被窝里,睡懒觉,伙伴们不忍心打扰小懒虫的美梦。

这时,心急心燥的人,会掀起他们的被子,打破他们的美梦。

然而,襁褓中的婴儿,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弱小的。嫩黄的叶芽,受到春风的惊扰,弱小的生命,会是枯萎的结局。

此时,人们的心情焦急,在焦急中等待,棉苗会一天天地生长。

这时,人们要做的事情,是清除田地的小草,棉苗刚露出地面,小草也紧跟着钻出来,用手轻轻地拔下几棵小草,田地猛然一新。

小草是极少数的,棉苗是成行的绿色。

5月15日

这时的棉花生长极为缓慢,而且低矮细小的棉苗,会无缘无故地死去。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也发现不到病因。人们对这个问题很是纳闷,种棉花十几年的人,对幼苗的死,也分析不出原因,好像专家,也说不出大道理。只是知道苗期要多锄棉田,防止幼苗的死亡。也曾有人给幼苗喷洒多菌灵之类的药,效果甚微。

地下害虫,用拌药的方式解决,而棉苗的枯死,至今,没有找到答案。

希望明年,在苗期喷施“天达2116”,看能否见效,当然,要等到来年了。

5月22日

棉苗,离开地面开始生长,叶片也逐日放大,颜色由嫩黄变成深绿。细心的人,开始给他们喷洒农药,主要是极少量的“辛硫磷”或“氧化乐果”,兑水喷洒,提高棉苗的成活率。

此后,侍弄棉花的日子来了,松土,也就是锄地,锄地能通风透气,利于棉花的生长,棉花是不怕反复锄的,农人有句俗话:“棉花锄八遍,棉桃如鸭蛋。”下一回雨,就要锄一回,纵横地锄,左右地锄。锄一遍,有一遍的收获;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

这时,棉苗的生命脆弱。稍有不慎,棉苗一窝一窝地死去,看其纤细的根,呈现褐色,有干枯的色彩。原来齐全的棉苗,开始枯死,一大片一大片地死去,人们都看着心疼,看着心急,却找不出其中原因。看看地下,没有害虫,若有土蚕也好对付,然而看不到土蚕,心里就着急。再锄几遍,看看情况,仍不见好转,只好听天由命。实在没有办法,人们又买来棉种,重新补种,等待,一种新的希望,从心里油然升起。

5月29日

等待一周,新的棉苗出土了,一株挨着一株,拱出地表。原来的棉苗,已经有模有样了。中间长出两片新叶,向两边散开。春季干旱少雨,棉苗需水也较少。锄地保墒是眼前重要的事情。

这时,人们看到棉苗的生长缓慢,可以说,人们是计算着叶片的增多,来计算日子的。

心急的人,开始间苗了。间苗是要细心的,棉苗的根,几乎是细小的,根须是白色的,不长,新生长的,拔一棵,看是否会触及其他小苗。拔一棵带上几棵,那样的事情也会时有发生。所以,间苗,是仔细而又小心的活。

细心人,给棉花间苗,是用剪子轻轻地剪去弱苗、小苗、癞苗,那样不会伤及其他的棉苗。

间苗,要间得仔细,且一次不完全定好苗,以防出现后来枯死的情景。

间苗和锄地,是分不开的。通常间好苗,要再锄一遍,棉苗能充足吸收阳光,利于快速生长。

侍弄一个生命,对植物与人没有区别,同样要精心呵护。

6月5日

芒种已过,收割小麦的日子到了。对棉花的管理,自然放松了。棉花也早已离开地面,进行正常的生长了。叶片一天天扩大,叶片也一天天增多。

人们的心思全放在小麦的收割、晾晒上,俗话说:“麦子上了场,棉花没了娘。”这时的棉花,就像没娘的孩子,没人管理,没人问事了。棉花,这阵子,只有默默地生长。

细心人,趁空到棉花地里,侍弄一阵子,看看他们的长势,看看叶芽间长出的枝杈,要轻轻地掐下,枝杈长了,大了,影响棉花的生长。

粗心人,对棉田放任自流。棉花长个什么样,几乎不去理会了。

细心人。对棉花的侍弄远远好于粗心人。

6月12日

小麦的收割,进入尾声了。人们有空到棉田,就侍弄一番,这时,气温逐日增高,棉花生长旺盛。棉铃虫,对棉花的侵害,一步一步地逼近。

喷洒农药的活,也从此拉开序幕。喷雾器,在棉田成为一道景观。起初,农药的用量小,棉株也小,棉铃虫的势力弱小。“甲基1605”,是对付棉铃虫的常见药。人们常用它杀伤第一代虫卵及幼虫,经济实惠,效果也好。

打枝杈,也是这一时期,不可忽视的活。这个活,要面对每一株棉花,仔细观察,首先出分辨清楚枝杈与果枝,然后将枝杈打掉,保留果枝,促进花蕾加速生长。其实,这是一个很累的活,这时,棉花株矮小,打枝杈要蹲下身,一株一株地查找,方可做好不留一根枝杈。

时间久了,累得腰酸,腿疼,直不起腰了。

看着绿色的棉田,白色的棉絮仿佛即在眼前,疲劳就立刻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6月19日

棉花经过一个多月的生长,棉花,有其雏形。花苞呈三角形,挂在果枝上,有含苞待放的景色。

小麦晾晒的活,已近结尾。玉米的播种,要等待雨天的到来。此时的农活,又回到棉田。隔一时喷一次农药,不几日,观察棉花的长势。

夏至节气已到,天气转热,棉花需要维持体内的水分,维持生长平衡。

保墒的办法,仍然是锄地,通风透气,增加热量,防止棉花根系的枯死。人们,利用早晚的时间,加强对棉田的管理,棉苗稍稍有模样了。

6月26日

棉花长大了,水分需求多。今日天降雨水,对棉花的生长,对夏玉米的播种,都是一场及时雨。

此时,人们忙着播种夏玉米。三五日的光景,棉花被冷落了。

在回过来时,棉花的花朵,异彩纷呈了。

蝴蝶来了,第二代棉铃虫也出现了。它们对花蕾撕咬,从幼虫到成虫,无不攻击着花蕾,它们对花蕾打开一个孔,钻进去吃尽花蕊,一个空壳的花蕾,随风摇过,地面上,散落着无数的花蕾。

喷药是不可少的,农药也不是万能的。棉铃虫聪明地钻进花蕾里,药的效力,难以达到。

雨过天晴后,喷药更是必备的活。因此,每当雨水过后,棉花经历雨水的洗礼,喷药就更有必要了。

棉株经雨水后,生长旺盛,叶芽鲜嫩,是棉铃虫的活跃期。

7月3日

雨水滋养棉花,棉花进入生长的旺季。养分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施肥,无疑是给棉花增添营养。高效复合肥,氮、磷、钾含量搭配合理,就能有助棉花生长。

这时,正是棉花开花献蕾的最佳时机。伏前桃开始出现在果枝的叶芽间,随着枝条的加长、加粗,棉桃鲜嫩水灵。施肥后,不过几日,棉花的叶片、枝条发生明显变化。

夏季的棉花,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绿叶间绽放着粉红、浅白、淡黄……五彩缤纷的花朵,摆放在大小不等的几何图形之上。远远看上去,舒心,惬意。

对棉花的管理,主要是防虫、治虫,适时喷药,喷雾器发出濛濛的细雨,轻轻地滴落在叶面、枝丫间,给棉花一次洗礼,一次全程理疗,一次蜕变升华。

7月10日

棉花,是相对耐旱的作物之一。今年夏季雨水较少,对于鲁西南地区来说,此时的雨水,每年极不均衡,或多或少,今年是少的年份。棉花,在生长期内,就是喜欢高温多雨,那样生长迅速而又旺盛。

农历闰五月中旬,而雨水较少,对棉花的生长极为不利,棉花多种植在土地贫瘠的狭小地块,土壤的含水性能较差。中午的棉田,失去茂盛的景象。棉花在与命运抗争,在与干旱土地较劲。

蝴蝶,在花蕾间绕来绕去,山间的野蜜蜂也叮住花蕊不放。

棉花,在山腰间随微风舞动,一如起伏的田田荷叶,一如波纹起伏的涟漪。

人们敬佩棉花的品格,人们看到洁白的棉絮,心潮涌动。棉衣,其貌不扬,却温暖心底,纱衣,轻柔华丽,却极不自在。

棉花,艰难生长的棉花!你的命运,是那么的艰难坎坷。

7月17日

棉花,此时,仍然经受着干旱的困扰,正午的棉花已旱的不成样子,叶子耷拉着,像生病的人,没有一点精神。

午后,天空将下一丝细雨,濛濛地雨丝落在作物的叶片上,顿时来了精神,棉花也缓过神了。叶片张开了,各色各样的花朵,鲜艳了。蝴蝶从天边飞来,围绕花朵飞舞。

棉铃,日日膨胀自己的身躯,显示生长的势头。

人们对棉花的管理,依然不能放松,打杈,除去果枝间的荒条,使其果枝能迅速生长。

棉铃虫,此时,疯狂地侵害花苞,甚至棉桃,软弱的躯体,居然面对稍有坚硬的棉桃,进行出击,完好的外壳,内心居然被掏空,棉铃虫,是棉花最大的天敌。喷药的时间,人们隔七日而行,其实,想从根本上,除掉棉铃虫难度是较大的,大虫子对农药有抵抗作用,想彻底杀死,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小虫子或虫卵,是容易对付的,脆弱的生命,消失在顷刻之间,是常见的事。

对棉花的管理,对付害虫是重要的一环。

7月24日

农历六月初一,发生日食,从开始到完全复圆,持续近两个小时。此后,天气持续干旱,棉花的生长,受到极大的限制,棉铃正生长的时期,突然,干旱起来,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中午阳光明媚,天气干燥。棉花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自然,人们也没有心思去棉田管理,无法目睹那一种惨相。

玉米苗的叶子,卷起来,没有一点舒展的样子。

人们眼看干旱的庄稼,心里没有一点办法,只是干着急,可怜庄稼生命的强度,生命的顽强。

7月31日

天气依然是干旱,棉花从早到晚,总是耷拉着头,天没有降雨的迹象,人们心里好像在燃烧着一团火。玉米也无精打采地在田间挺立着,田野里,没有劳作的身影。

棉田里,地面上散落着花苞、嫩桃,虫咬和干旱的双重攻击,花苞、嫩桃纷纷从棉花的果枝间落下,看着如此的景象,人们心里疼痛不已。

8月6日

干旱持续半个多月了,棉花虽然是耐旱作物,但在关键时期,是耐不住旱的,花苞膨胀,花苞开放,棉铃生长,一刻离不开雨水的滋养。

而天气偏偏,与人们作对。没有降雨的痕迹,人们心中的火,继续燃烧。

8月13日

天气仍没有降雨的动静,人们的精神,马上要崩溃了。棉花的生长几乎停止了,往常的年份,棉铃已是累累了。暑桃挂满果枝,秋桃已陆续有了模样。

棉桃继续下落,地面满是大小不等的棉桃。秋桃几乎不见。看来,棉花的产量,不可想象了。

8月20日

天终于降下雨,棉花经过雨水的滋养,恢复到碧绿的状态。几乎停止生长的棉花,花朵次第绽放了,棉桃泛着淡绿色,早期的暑桃,也有了锈色的斑点,逐日走向衰老,完成一个蜕变。

人们的脸上露出笑容,心中燃烧的火焰也渐渐地熄灭了。回到棉田,开始新的忙碌。

蝴蝶又从天际间飞来,围绕着棉禾跳舞喜庆。人们躬下身躯对棉花进行打探,从花朵到花蕾,再到棉桃,像打量出门打工归来的孩子,从头到脚,每一个地方都不放过,停留良久,目光才移开。

雨水来了,棉花又开始生长了,人们的喜悦之情,也从心底滋生开来了。

8月27日

棉花苗的高度,停止进行了,人们对棉花进行掐顶,控制其生长,目的是为棉桃的快速发育。

其实,这一项农活,早在一个多月前,就进行完成了,而今年雨水偏少,掐棉花顶,就适当晚进行了一短时间。目的是让棉株增高,多形成几个果枝。当然收成会好一些,到月底,喷药的活,可以适当放松。对棉铃虫,可以利用清晨或傍晚,针对虫灾较重的棉花,采用直接捉虫子的方式,进行重点防治。那样可以捉到体格较大的棉铃虫,如果是视力好或用心的人,小一些的棉铃虫,也能捉到。

当然,要好于喷药了,可以直接杀死棉铃虫,手段利落,效果也快。捉上半天,人也累得腰酸腿疼,直起腰,再看棉花,像痊愈的孩子,疼痛的踪迹全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看着眼前的棉花,想着明日洁白的棉絮,脸上的笑容,就绽放成一朵绚丽的花朵。

9月2日

眼前的棉花,已经停止生长。虽说有偶尔的花朵绽放,想长成良好的棉桃,是难以达到的了。白露的节气,逐日到来了。俗话说:“白露花不到家。”意思是说,到了白露开的花,就很难成棉桃。棉花从开花到成桃,需要四十多天的时间,而且从白露往后,气温日日降低。

进入农历的八月,棉铃逐日吐絮,起初是一朵、两朵,尔后是日日增多。

秋高气爽的日子,雨水逐日减少,天气干燥,棉桃,从锈色到裂开缝隙,最后蜕变升华,像孕妇一样,完成一个生命的神奇升华。

棉絮在繁叶和果枝间,开放出洁白的雪花,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人们在吃过午饭后,就前往棉田,摘去吐絮的棉朵。躬下身,低下头,手指轻轻地触及柔软的棉絮,心里也泛起柔柔的感觉。

                                           9月9日

以后的日子,人们去棉田主要是摘开放的棉絮。人们拿着各种各样的布袋,去摘棉絮。摘完一块,再去另一块,人们没有一点劳累的感觉,心里充满喜悦。

傍晚,人们拎着沉甸甸的收获,面带笑容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9月16日

农忙开始了,田野里,玉米熟了,大豆黄了,高粱红了。棉花也白了,人们收完玉米,再累,也要去收摘棉絮。因为那是一年的汗水,那是一年的心血,那是一年的希望。

饭碗一推,拿起布袋,就往棉田跑,有的人干脆带着棉壳,摘回家,晒在平房顶上,等到空闲时间,摘去棉壳。洁白的棉絮,就出现在面前了,心里也踏实几分。

                                         9月25日

玉米进家了,大豆有归宿了。人们对棉花的收获,一刻也不放松了。如果天气晴好,每日下午要去棉田摘吐絮的棉朵,弯下腰,低下头,对棉花进行一个又一个虔诚的鞠躬,从内心表达对棉花的谢意。丝毫没有一点虚假,丝毫没有一点做作,满怀十分的诚恳。

人们爱棉花,因为棉花给人一个温暖的冬天。

人们爱棉花,因为棉花给人一个满意的希望。

棉花到秋末,就是一个生命的蜕变。

                                       10月1日

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今年又是喜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对棉花来说,也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毕竟自己,历经各种磨难,完成一个真正的蜕变。棉桃吐絮,其实本身就是一件喜事。

对棉花来说,自己的生命,虽然到尽头了,但留给人间的是一身洁白,是温暖人间一生一世的大事。

到这个时日,有的棉花,难以经受干旱的困扰,提早地走完自己的生命路程,提早地献出自己宝贵地年华。

棉花是平凡的植物,而她的平凡中透射着伟大的光芒。没有棉花的温暖,人们的躯体,将饱受寒冷的侵袭,人们的冬天不再温暖、踏实。虽然有高档的羽绒衣,可以抵御寒冷,但她们没有棉衣温暖、实在。棉衣、棉被,在太阳的照射下,蕴含着一股浓浓的太阳味儿,好像是母亲般的温暖。

棉花,是伟大的,人们丝毫没有夸张。她,是人们生活中的功臣。

                               10月8日

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我将棉花棵收进家里,这是一个不忍心的举动。其余的人们,忙完秋收也陆续地将棉花棵收进家。秋末了,其余庄稼早就进了家门。广阔的田地,翻耕一新,等待播种小麦。唯独棉花立在山野的边际,形成独立的风景,人们像呵护孩子一样,将棉花收进家里,排放在家门前,让她在家里享受阳光的温暖,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

棉花的生命终结了,而她在我心中永远是鲜活不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棉花周记
后一篇:乡村的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