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垂”字教学剖析课堂的有效性

(2010-04-12 09:39:59)
标签:

杂谈

从一个“垂”字,剖析课堂的有效性

四月十日参加中国轻纺城小学低语组团队赛课活动,听了三节《雷雨》第一课时,发现三节课中,每位老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把“垂”字作为难点,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清楚笔顺,识记字形,理解字义。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三位老师不同的教学方法——

片断(一)

(三年级组代表潘老师执教)

老师请学生初读,一人一自然段开小火车指读正音后,马上梳理了课文脉络,真接点明本课教学目标:一起感受雷雨前大自然的变化。她的识字教学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方法,当学到“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一句时,老师是这样教的——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风大,蜘蛛逃走了。

师:蜘蛛为什么不直接掉下来?

生:怕来不及。

生:因为怕摔死。

生:因为被网粘住了。

师:被网粘住了?蜘蛛网是用来粘蚊子苍蝇这些小飞虫的,小朋友平时要留心观察生活呀。

生:因为垂下来时,有一根线。

师:老师把小蜘蛛带来了,瞧:这个溜溜球就当小蜘蛛(师当场演示溜溜球“垂”下来的动作)。

师:把“垂”字读读。

生读。

师:这个“垂”字可难写了,看电脑老师写一写(电脑先演示了第一遍,不少孩子还没反应过来电脑就写好了。)

师:我们再来看一遍。

老师为了与电脑同步说出笔画名称,喊了“预备——起”,可是电脑不听老师的指令,一按就开始了。老师再重点按钮开始,第二遍还是这样,又按了第三遍开始才勉强跟上节奏。)

师:老师给它编了一个口诀:一点一横长,一竖在中央,架起一根线,蜘蛛坐两边,一长一短来织网。最后两笔先长后短。会写吗?小朋友自己写写看。

生写。

师:谁来说说咱们该怎么读这句话?

生:速度稍快点。

师:请你读读。

生读。

师:小蜘蛛,你为什么逃得那么快?

生:怕闪电,还怕大风把我吹跑了。

师:垂下来要读重音。再读读看。

生读重了。

师:读得那么重,因为心里害怕了。

又指一生读,该生没把“垂下来”读重。

师:你读得真轻呀,说明你对处理这种事情已经有经验了。大家带着各自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片断(二)

(一年级组代表金老师执教)

老师走过了“字——词——句——段”的过程,用了集中识字与随文理解相结合的方法。在初读后出现“垂、乱、虹、压”四个生字,出现的目的是让学生读准字音(在操作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看得出老师设计的本意是在读音上面提醒,但因为指向不明,又不能马上调控,学生扯到字形注意点上了,老师没有采取措施,此处浪费不少时间。(生说到:垂字有四个横,中间一横最长,最长横上要加两个点(短竖),垂字上头要平点,虹的右边不要写成土,左边不要写成绞丝旁……)

接着老师出示词语“压下来  垂下来  亮起来  叫起来”

师:这些词能读吗?

一生读。

又一生读。

师:你读得比他更好听,有什么秘诀吗?

生:后面两个字读重些。

师:(教师没作引导,又指一生)你再来试试。

另一生读,真的把后面两字都读重了。

师:读得也有味,但是他刚才不是这样读的。

再请另一生读。

师:你有什么秘诀?

生答不上。

师:(暗示)哪个字宝宝读得特别重?

生:第一个。

师:再来。

生读,把每个动词读重了。

师:这回相信大家都能读好了,谁再试试?

又一生读,把每个动词读得更重了,很夸张。

师:这些词躲到句子中去了,还能读吗?

出示:

满天的乌云压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天亮起来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把觉得自己读得好的那句读给大家听听。

随机点评:天真亮了。逃得真快呀。叫得真欢呀。叫得再快一点。

师:句子读得真好,想不想读课文?

……

教到“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句时——

师:什么叫“垂”?

生:掉下来。

师:看玩具蜘蛛。(老师拿出一只很大的玩具蜘蛛,学生一见,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害怕声。老师演示大蜘蛛从垂下来的动作。)

师:这一垂,垂得怎么样?

生:(语速很慢很恐怖地说)非常严重。

师:为什么?

生:掉下来死了。

师:(又指一生)你来说。

生:(语速更慢更恐怖地说)垂得很悲伤。

师:为什么?

生:如果掉下来死了,肯定很悲伤的。

师:谁再来说说?

生:万一死了怎么办?

生:丝断了怎么办?

生:惊喜。

师:是惊险。为什么?

生:蜘蛛都敢在大雷雨前表演杂技。

这次体会“垂”字彻底失败了。

师:再看一遍。(师又一次拿出大蜘蛛表演动作)垂得怎样?

生:很慌张。

师:是因为什么呢?

生:大雨来临了。

你能带这种感受读读吗?逃得很快的。

男孩子读。

师:面临大雨,还不赶快逃走?

又一生读。

师:瞧,这个“垂”字,不正像蜘蛛挂在线上吗?怎么写好它呢?谁来说说?

生:竖要竖在中线上。

生:长横要斜点。

生:撇要平点。

师: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笔顺。(边范写边说)先写一个“千”字,长横——竖——竖,竖要有点斜,底下两横,下面横短点。举起手指与老师一起写:先写千——中间写草字头,长横,两竖往里斜——底下两横,上面一横长点,下面一横短点。请小朋友端端正正地在书上写两个。小朋友写字姿势真棒,要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学生写,教师巡视,顺便在写得好的字上打个五角星。

师:注意笔顺,先写“千”。

 

片断(三)

(二年级组代表朱老师执教)

朱老师采用集中识字的方法,初读后先把四个生字(乱、虹、垂、压)单独教掉,在读音上,特别指出“垂”是翘舌音。教学顺序是先带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师:这些字读会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把它们记住的,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用编字谜的方法形象地记住了“虹”、“乱”、“压”三个字。老师又指点还可以用加减法记一记。生说了用加法“虹”。

师:小朋友的识字方法真好。这四个字里,哪个最难写?

生:垂

师:睁大眼睛,看我怎么写?只要动脑筋,就不难了。课件出示笔顺,老师解说:一个千,一个草字头,下面——学生抢着说一个“士”。

师:要仔细了,是两横。那一竖是从千字连下来的。与老师一起书空一遍。

生跟老师书空——千、草字头、两横。

师:还有哪个笔画要注意?

生:竖要写在中线上。

生:第一笔是撇不是横。

生:横在横中线下面一点点,最长的。

生:最后一横要写得短点。

师:上长下短。

师:小朋友写一写,在语文书82页写两个字。

生写,师边巡视,边用红笔批上钩。

师:字跑到词语里还能认吗?

出示“黑沉沉、压下来、垂下来、乱摆”

师:知道它们的意思吗?用朗读告诉我。

生:压下来

师:有点压力了。

……

生:垂下来

师:真快呀。

……

字词跑到句子中,会更好听。

出示第一段,指导朗读(略)。

师:大风越刮越大了,好像要折断了;树叶被风吹得到处乱摆,此时你会怎么做?

生:找人家躲起来

生:在马路旁的屋檐下躲雨。

师:书上有一个小动物也做了一个动作。

生:蜘蛛

师:蜘蛛怎么逃的?

生:垂下来逃走了。

师:是慢吞慢吞地走的吗?

生:不是慢吞吞地走的,是很快的。

师:这句话里有一个“逃”,一个“垂”,速度是很快的。谁来做做这只蜘蛛?

有生小声嘀咕:怎么做呢?

师: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一生读

师:听出了快。

再指一生读

师纠正:从是平舌音。

又一生读。

师:听得出是害怕了,逃走了。一起读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