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颐和园(一)

(2019-08-28 07:38:46)
标签:

颐和园

北京

分类: 闲游
走进颐和园(一)

颐和园是乾隆皇帝1750年为其母亲祝寿而修建的皇家花园,原名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建,后改名颐和园。颐和园曾经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其中湖水面积约占四分之三。颐和园南是昆明湖,北是万寿山,园内湖水荡漾,殿宇轩昂,楼廊馆阁星罗棋布,拱桥座座,铜、石雕塑点缀,翠,景色宜人。

颐和园比四个北海公园还要大,仅从游览图上标注的建筑就有百八十座,面面俱到的看也不可能,其中主要景区有:

1、万寿山
主要看点是前山、后山中部的几座大型宗教建筑。
前山:佛香阁(颐和园主体建筑)排云殿。
后山:四大部洲及后湖的苏州街和谐趣园。
山顶:智慧海

2、昆明湖沿岸
主要看点:
长廊(山南麓
石舫(长廊西
十七孔桥(连接南湖岛
西堤(仿西湖的苏堤建造)
铜牛(十七孔桥北,昆明湖东岸)

3、宫殿区
清帝从事政务和起居的地方,在东宫门附近。
仁寿殿: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
乐寿堂:慈禧居住的地方。
玉澜堂:光绪居住的地方。
宜芸馆:后妃居住的地方。
德和园:专为慈禧看戏建的大型建筑群。中国现存最大的古戏楼德和园大戏楼就建在此园内。

4、文昌院:比较珍贵的文物陈列馆,在东宫门附近。

8月23日,早晨起来,看天气晴朗,临时决定去颐和园,走马观花游览了大半天,就按我的游览顺序,把看到拍到的粗略记录在这里。

从北宫门入园:
走进颐和园(一)
北宫门

北宫门,坐南朝北,乾隆时曾是园的正门。

走进颐和园(一)
进入园门,眼前是一座三孔石桥。石桥的东西两侧就是苏州街。
苏州街,位于后湖中段,是仿江南水镇建造的,两岸店铺林立,以水当街,蜿蜒曲折300余米。乾隆时建,专供帝后逛街游览,1860年多数店铺被毁,1986年重建。
走进颐和园(一)

早晨,这里游客还不是很多。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三孔石桥的南面,建有一座三门牌楼,上题“慈福”,另一面题“慧因”。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穿过牌坊,沿又陡又长的台阶拾阶而上,迎面看到的就是规模宏大的藏式宗教建筑群四大部洲。
走进颐和园(一)原建筑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1980年重建恢复原貌。

走进颐和园(一)
四大部洲前的石经幢和石狮(东西各有一个)

走进颐和园(一)对佛教不懂,每个建筑代表什么洲之类的看不明白,就沿途欣赏一下外观美景。

走进颐和园(一)四大部洲依山势建造,红墙、黄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中,建筑高低错落,无论远观近看,画面极美。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建有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代表佛教中的四种智慧。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四大部洲右前方山顶上的建筑就是智慧海。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智慧海

智慧海,建于乾隆时期,由砖石建成,无梁,壁面全琉璃贴面,并镶有千余尊琉璃小佛像,矗立山顶,光彩夺目。
走进颐和园(一)
众香界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智慧海前牌楼众香界,离智慧海很近

沿众智慧海南下山,已经看到前山的佛香阁建筑顶部了。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佛香阁


走进颐和园(一)
佛香阁

佛香阁始建于清乾隆时期,1860年被毁,清光绪时重建。
走进颐和园(一)
佛香阁

佛香阁,建在万寿山南面山坡中部,是颐和园主体建筑,也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高41米,8面3层4重檐,鎏金宝顶,整体色彩艳丽而不失庄重,宏伟壮观,气势非凡。

走进颐和园(一)一层殿内现供奉千手大悲菩萨立像(明代)一尊(看有拍照的,我就拍了)。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为了承载佛香阁的重量,下面是20米高的石造基座。

走进颐和园(一)
长廊

走进颐和园(一)
长廊


走进颐和园(一)
宝云阁(铜亭)

佛香阁的西侧建有宝云阁一座,俗称铜亭,通体青铜制作,铸造于1755年,高7.55米,重207吨。门窗被盗偷运海外,没了门窗看着就像亭子,所以俗称铜亭,后来,窗户失而复得,又变回原样。
走进颐和园(一)
宝云阁(铜亭)

走进颐和园(一)
远眺昆明湖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
十七孔桥、南湖岛

走进颐和园(一)
西堤

走进颐和园(一)
西堤

走进颐和园(一)

走进颐和园(一)眼前的建筑就是排云殿建筑群:从近处轴线建筑开始,依次为德晖殿、排云殿、二宫门和排云门。

继续下山,首先看到的建筑是德晖殿。
走进颐和园(一)德晖殿,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是当年慈禧到佛香阁拈香礼佛时的更衣之处。

走进颐和园(一)
排云殿

排云殿,始建于清乾隆时期,1886年慈禧重建。排云殿是慈禧过生日接受朝拜的地方。
走进颐和园(一)
排云殿

出来排云门,前面就是昆明湖。排云门两端连接的就是颐和园著名的长廊。从长廊开始见下篇博文。

排云门南面的“云辉玉宇”牌楼:
走进颐和园(一)

图片/2019.8.23拍于颐和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