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疯狂“食女郎”

(2009-07-03 17:21:18)
标签:

杂谈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疯狂“食女郎”

    人的嘴巴,生来就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吃饭,二是讲话。这两大功能,在中国似乎不可兼得并用。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把“食不语”作为君子之传统美德确立下来。直至今日,这条亘古不变的“定律”,仍然发挥着重要的规范作用。在家中吃饭,父母会把“食不语”作为“家教”标准,及时提醒你;步入社会,悄无声息的吃饭,似乎一度成为绅士淑女“高素质”的一大体现。

  但如果你真的“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蒙头吃饭,气氛会如何?估计只能用“沉闷”和“尴尬”来形容了。即便平常百姓的家庭,餐桌边的笑谈,也能折射出幸福,令人对“家”的温馨心驰神往。可见,“美食”和“美谈”并不矛盾。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就明确肯定了“美谈”的重要性。幼儿吃饭时与同伴或父母谈论自己喜欢的小菜、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或讲述游戏时的快乐情景,有助于孩子的社会化。可见,为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不妨让孩子“边吃边说”。

  那么,怎样才算“美谈”呢?首先面对“美食”,我们完全有理由去赞美制作美食的辛劳者,这不仅是对劳动的尊重和感恩,一定意义上也会调动味蕾和食欲。但是,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在国外,常常见到厨师因受到赞美,走出厨房和食客交流,而国内的厨师,走出来也多半是为了解决纠纷。所以,“美谈”应该首先从一句赞美开始,把对“美食”的感受“谈”出来。

  此外,饭桌是除枕边外最易于沟通交流的平台。餐桌上轻松的讨论,往往影响的是餐后的思考和探究。这种进餐时潜移默化的交流,是“正式场合”所不能及的。如若每个餐桌边都能让“美食”和“美谈”兼得,和谐就会在我们每个人心底神游。

 疯狂“食女郎”

色香味俱全场~~不怕减肥更疯狂

疯狂“食女郎” 

吃相还算优雅吧?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