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梅兰芳》是一部端庄且不过不失的影片。不过精彩之处大多集中在前半段,后半段略显乏力。它只讲述了一代大师前半生的故事,结局在1945年戛然而止,亦让人意犹未尽。电影着眼于那个风云乱世里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力图展现大小格局中的史诗感,但却远远不及《霸王别姬》的跨度和深度——这一点是陈凯歌导演自己也承认的。当然,又何必与《霸王别姬》相比较呢?基于真实人物的故事,即便大动笔墨,也注定不会有超越事实本原的过于激烈的戏剧冲突和天马行空的悲情,甚至不会在看完这部电影后给出“颠沛流离”这样的形容词。传记片嘛~~很多时候,终究只是一幅刻意勾勒的时代图景。
然而,故事的主人翁不像是梅兰芳,倒像是既为超级明星梅兰芳的经纪人,同时又是超级粉丝的人物邱如白。这个人物一直贯穿全片,是破解该片的关键之一。
邱如白(孙红雷饰演)如十三燕一样,是一个集体化像。这个粉丝,原本对戏曲不屑一顾,梅氏上门求教,都曾因为其身份而不愿出门相叙。但看完一出梅戏之后,却深深着迷,辞掉令人艳羡的工作,全力去做梅的后台,去结拜为兄弟……看到第一出的他,你真的会以为他快要和梅断背了。
http://media.imhb.cn/homepic/2008/12/2/20081202163333_34999.jpg
这个人物,是《霸王别姬》中,袁四爷和程碟衣的合体。他极力鼓动梅兰芳去美国演出,他策划刺杀案拆散梅孟,在日军攻占中国的时候,他会说,“德国占了英国,英国就永远不演莎士比亚了?”他对京剧的痴迷,可以让他和日本人合作来劝说梅兰芳上台,可以让他不再追随一个不再登台的梅兰芳。但无论落魄与否,当那个心中的名旦再次登台时,他也都会站在观众席里看着他。带着粉丝虔诚的目光,顶着凌乱又斑白的头发。因为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梅兰芳是不朽的”。
事实上,电影《梅兰芳》的英文名正是“Forever
Enthralled”,意即“永远着迷”,指向的,或许就是邱如白,和千千万万为梅兰芳及其梅派艺术而痴狂的人们。
邱如白有一句话说得好,道出了全片的精髓:“从我看到畹华的那一瞬间起,我就知道有一份寂寞在他心里,但是就是这份寂寞才成就了梅兰芳,所有的戏都是从这寂寞里来的。”
梅兰芳之所以是梅兰芳,是因为他独一无二,任何人模仿不来。历史上或许只有张国荣曾小入过化境,但他扮演的却不是梅兰芳。转过头来微笑的黎明,还是黎明;含情脉脉流泪的章子怡,还是章子怡。我们领略到的,是当代天王巨星的风采,那白净精致的面容上,没有沧桑、伤痕和岁月。而导演试图做到的,我们想要看到的,并没有完全如愿。逝去的都已逝去,我们不再有机会回到当年;然而更遗憾的是,京剧这个国粹,也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眼中,成为了30年代美国人眼中的异乡猎奇而已~~
让我们一同去影院欣赏这部影片吧~~去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一代大师的风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