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4日午夜(美国时间),贝拉克•奥巴马以297张选举人票成功当选美国第56届第44任总统,此一历史性事件随即在美国同时也在世界各国引发一片欢呼浪潮。奥巴马因其个人魅力形成了一种迥异于美国传统的政治光环,这个政治光环又通过媒体和互联网的放大效应在世界各国掀起了一股奥巴马热潮,而成功实现黑人当选美国总统的梦想最终使得所有这一切变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奥巴马神话”。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8/11/6/2008110601085883e4f.jpg
美国大选就像大考,因为考试制度本身的不完善,舞弊现象随之层出不穷:重复登记选民、奋力护主的事情可能有;要挑战选民、施加压力的人有;散发假传单混淆视听、甚至纯属“搅局”的例子也不罕见。总之偷吓哄骗,样样齐全;作弊手段未必高明,但却往往奏效。
1982年,布拉德利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选前民调显示布拉德利将以大比数击败其白人对手,投票日当天的出口民调也显示他会胜出;一家报章甚至在头版提前宣布布拉德利为优胜者。不料,开票结果却是布拉德利以超过10万票落败。
根据分析,计票结果和民调出现这么大的落差,是因为隐藏的种族主义在作祟:许多白人选民告诉调查人员,他们会把票投给黑人候选人,但事实上,他们却没有这么做;他们向调查人员撒谎,是因为担心被视为种族主义者。
本届美国总统选举,奥巴马和麦凯恩的白宫之争原本陷入胶着状态。尽管选民对布什政府过去八年的政绩感到不满,但他们又担心奥巴马经验不足,难以担当总统大任。
除了民调上的误差外,最大的变数就是所谓“十月惊奇”:投票前的一些突发事件可能决定性地改变大选结果.最近人们都说,麦凯恩使用的负面攻击太多,导致自己的支持率下降。但是,历次选举,负面攻击都有很大成效。选民一方面说不喜欢,一方面却受其影响。
而奥巴马从竞选开始,就小心翼翼地不打种族牌。他并未将自己定位成“黑人竞选人”,而是“碰巧是生为黑人的竞选人”,其政治主张突出的是不同种族的团结与融合,并非争取黑人权利。
奥巴马的当选,除了美国人民比较开心以外,当然,支持麦凯恩的也许会失望,还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应该也会心情舒畅。那就是非洲的肯尼亚的人民,奥巴马他祖母就是那里的,至今,他还有不少亲戚在那里,所以,他成了肯尼亚人民引以为傲的对象,大概,他们从此也有了依靠了,大靠山啊!
从长远的政治影响而言,奥巴马开启了美国政治的新纪元,同时亦推动美国进入了一个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新时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