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主食化”国家战略,不等于企业的战略!

标签:
马铃薯主粮化马铃薯土豆主粮化主粮 |
“土豆主食化”国家战略,不等于企业的战略!
福来品牌营销咨询机构董事长娄向鹏
国家将“土豆主粮化”确定为国家级战略,到2020年,土豆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用到主食消费上的数量占土豆总消费量的30%,国家拿出亿元资金试点土豆产品的主食化加工,例如按土豆粉不同配比,每加工销售一公斤主食产品补助2~4元。有政策支持鼓励,很多企业都想尝试新方向,不少企业似乎嗅到了新商机,纷纷踏入土豆馒头面条的路子,这条路子到底对不对,土豆主食化到底该怎么走?
万亿级市场的诱惑
四川省作为全国最大土豆生产省,要成为薯类加工产业排头兵,很多企业认为根本突破是把产品做好吃。
天伦研发了10个月,开发出月饼、迷你饼、四季饼等散装亲民产品。其中6种口味的迷你饼,土豆粉占51%,已售50多万公斤。“土豆占比高,馅料偏硬影响口感,还得调整。”郑天力说。
落实土豆主粮化,就想当然地将土豆做成馒头面条,这是严重的误区!这是我不建议上消费者产品和品牌的重要原因。理由是:
其一,中国人没有吃土豆馒头面条的习惯。也就是在习惯里就不把土豆当干粮。一说土豆主食化,就想把土豆做成中国式的主粮食物(馒头面条等),这条路走不通。中国人没有吃它的习惯,特色变不成卖点,这是个弱需求,甚至是个伪需求。
想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和消费习惯吗?在营销中是最难最难的,即便方法正确,其过程也是漫长的。国家规划在2020年土豆主粮化实现两个30%,我判断,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地实现!
举例,国家曾经大力提倡分餐制,花了很大的力气,包括各级政府的招待餐都曾经尝试过,最后不了了之。习惯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在营销界,凡是需要教育的市场,大家都绕着走。
其二,土豆全粉价格是小麦粉的三倍。这个成本价格台阶几乎不可逾越。国家补贴,能持续多久?能够被平差价吗?补给谁?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
土豆馒头的特点变不成卖点,凭空增加了营销难度,再与价格高的因素叠加,这给企业带来的困难几乎是致命的!
土豆主粮化,是国家级战略,不要等同于我们企业自己的战略,更不等同于机械、刻板地执行。在这上面,企业家的头脑必须清醒。企业在落实国家战略时,应该主要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来办。虽然是国家吆喝的事,企业做了,赔钱也是自负。
往馒头面条里添加土豆粉虽然是土豆主粮化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土豆本身成型难、饧发难、硬度大等特质,添加的量毕竟是有限度的。即使有国家补贴,有利润支撑,土豆粉也不可能成为等同于面粉的原料。
要实现土豆主食化,企业家应该探索更多的实现方式。而不仅仅是全粉,淀粉产品。例如土豆粉易发硬,不如改变思维,顺势开发出脆口的食品。或者借鉴西方的土豆加工方法,并改造成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食品,如土豆泥。毕竟我国的土豆加工率目前仅为9.5%。而欧美国家已达到70%,有很多加工方法可以借鉴学习。
产业微笑曲线规律告诉我们,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价值链的两端——研发和市场。任何一个产业的未来都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发,创造智慧财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做营销与服务。
当一个企业在微笑曲线的某一个部位呆久了,尤其是在中间那一段(生产制造)呆久了,要想转变,无论是向左转,还是向右转,都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
已经在产业中具有品种研发和种苗培育优势的企业,最佳选择是向产业的上游——新品种研发、培育和销售。
理由很简单:土豆主粮化国家战略的实施,新品种、优质种薯种苗的培育就是一个现成的、需求迫切的巨大市场!这个巨大的市场,何乐而不为呢!
加大产业上游的优势,等于扼住了整个产业的咽喉!赚钱只是顺带的结果,扬名立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相反,原来在产品渠道资源、终端管理和品牌创建具有优势的食品企业,可以研发推广创新产品,把可口的、用土豆粉制作的产品送到消费者面前。
关于博主娄向鹏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神农岛”随时获得。
请扫“神农岛”二维码,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