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农业》,农业龙头企业的必读书
北京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董事长 娄向鹏
“80%的农业龙头企业活在富翁与乞丐之间”!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创始人娄向鹏在其新著《品牌农业》中一针见血的指出。
《品牌农业》进一步指出,这些企业一方面各种政策、证书和证件齐全,
另一方面无品牌、无团队、无渠道,是典型的三无企业,抱着金饭碗要饭。
《品牌农业》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从产业、企业和市场的角度研究农业食品品牌打造方法的专著。全面揭示了源于田间地头的食材,经过价值提炼、加工包装、模式创新和传播推广,与现代食品业、商业对接,最后呈现在厨房餐桌、形成品牌的全过程;并对农业食品品牌的特殊性、战略路径和独特方法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总结。
联想农业领军人、佳沃集团总裁陈绍鹏热情推荐:《品牌农业》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推动行业发展的大作。
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领域最重要的力量是农业产业化企业,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就是,有国家政策与财力的大力支持,他们在创建与发展之初,大多先找市长,争取政策、争取国家的财力支持,这是企业快速起步与发展的政策驱动力。
在作者娄向鹏看来,这远远不够。农业产业化企业要想获得持续长足的发展,还必须练就另一门功夫——品牌营销,这是另一个重要驱动力——市场驱动力。即做农业产业化企业,既要会找市长,又要会做市场,只有政策和营销、市长和市场两手抓,两手都强硬的企业,才能实现良性、持续、快速的发展。
他甚至毫不客气的指出,“国家批准的各级农业产业化企业和项目逾十万家,真正优秀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应该活跃在市场上,而非文件和名单里!”
那些只会吃财政饭、政策饭,不会做市场的企业,已经生存艰难,甚至难以为继。
企业的发展终究要靠内生的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硬道理,赚钱的企业才有生存的价值,赚钱的企业腰板才会直!一家企业,只有赚钱并且在市场竞争中生长出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这才是国家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根本目的,也是农业产业化企业家内心的需求,更是考验企业经营者能否经历市场风雨,成长为令人尊敬企业家的升级之战。
农业部、科技部等七部委《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发展模式,创建农产品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培育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未来5年,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核心工作。《品牌农业》一再呼吁,已经获得政策支持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要把相当的精力和工作重点,从农业产业化的前端(要钱、要政策、建厂房、搞生产),向农业产业化的后端(产品增值、市场营销、品牌创建)转移,让农产品从农场进入工厂,从工厂进入市场,从市场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餐桌,彻底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引领企业步入自身造血、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农业产业化企业、传统的区域的老字号企业、出口食品企业必须打破心智屏障,重建市场边界,引入先进的品牌营销手段:要学会包装产品,让“土产”不再“土气”;要学会宣传产品,做大市场,让特产走出区域、走向全国;要学会整合资源,将分散的农户整合起来,内外借力把规模做大;要学会做价值,让产品升值,让产品走向高端,让品牌卖得贵!
正如国家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连贵所说“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品牌农业。培育、创造、推广消费者喜爱,生产者受益,承载资源、要素、文化、市场智慧的中国农产品品牌,需要理念强化,政策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努力,也需要专家、媒体及学者们的大力支持。《品牌农业》一书对品牌农业发展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我衷心地希望与农业产业化企业家一道,探讨分享品牌农业的经验方法,培育出更多地农业品牌。赶快行动吧!我们期待着来自市场的好消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