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高考满分作文的“名编”都干不长久?
大民
10年前年轻气盛的在下,看不惯满天飞的假冒满分作文,抡起一个纸做的金箍棒,搞了一次“满分作文打假”,出了个小小风头,各大媒体都来采访,还上了央视的“新闻会客厅”。后来才知道,实际上新闻的效力非常渺小,不久就外甥打灯笼——照旧了。那些个满分作文造假的高手们,虚惊一场之后,除了暗暗诅咒或者嘲笑在下,依然继续做他们的造假售假的大买卖。可以不夸张的说,中高考满分作文的造假,已经是一个行业,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一个改变了中高考作文辅导甚至日常作文辅导走向的大毒瘤。但是,谁来追究?如何追究?没有人,没有法。
回首往事,最大的收获就是创造了一个记录:上过新闻会客厅的作文编辑。最大的感慨就是:劣币真的可以驱逐良币,造假的真的可以战胜求真的。仿造一句名言:世上本没有真的,造假的多了,也就成了真的。
最近看见曾经很活跃的一对中高考满分作文的“攒手”(属于师徒关系),在网上开撕了,撕得你死我活,没完没了,斯文扫地,丢人现眼。这些个现役的人民教师,还算是教师队伍里比较活跃的,至少能够写得一点作文点评。他们曾经因为炮制各种满分作文,建立了革命友谊,收获了或多或少的“外快”,可是忽然之间撕破脸了,也无非为了那一点点稿费。
作为号称“作文打假第一人”的老编辑,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那些满分作文的名编辑三五年就得换一拨儿。为什么呢?因为这活儿真的不好干,要么金盆洗手,要么改邪归正,能够坚持很多年不从良的,十分罕见。好在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一,这些攒手都是一稿卖全国的(一稿多投),一篇稿子卖给三十个出版社的不稀罕。出版社烦透了,但是不舍得放弃这个品种的图书,没他们还不行,就压价,或者拖延付酬。全世界都知道纸质图书的买卖难做,凭什么你们弄点假冒伪劣出来就可以等着收钱?
第二,每一个上游的攒手都可以当“主编”,但是他必须承担跟出版社交涉尽量买个好价钱,同时又要给“下游”攒手交涉尽量压低价钱,这样自己的空间才大一点。即便如此,仍然难免要得罪一批下游攒手。世间一长,坏名声就出去了,再约稿也难了。
第三,这种稿子的攒手,属于好汉不屑干赖汉干不了的。一线教师被束缚在校园里讲台上,能有时间和精力出来跟市场搏斗的,不多。能有时间和精力,从被剥削的,变成剥削别人的,更少。当他发现门道,而正好别人腾出了空儿,自己就披挂上阵了。但是,这新的一拨儿,也顶多坚持三五年就开始了新的轮回。
第四,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稿子基本上是假冒伪劣,东拼西凑的,干久了自己也厌烦,甚至良心上过不去,如果他们有的话。
第五,这些所谓的中高考满分作文,不论真假,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合法版权。没有人或机构有权利把中高考的学生作文答卷拿出来卖钱,这些年这些东西实际上一直处于民不告官不究的灰色地带。
总之,有了“满分作文”这个品种的存在,作文辅导这一大锅金灿灿的纯天然无污染有机无公害的小米粥就完蛋了。那些呼吁真性情作文的,生活化作文的,诚善美作文的,提倡日记随笔的,嗓子喊哑了也是事倍功半。为啥?一半是读者不明真相,一半是急功近利的人类天性。
(以上分析不针对个人,但是欢迎对号入座。)
2015122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