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烈士是最好的感恩教育

(2014-09-30 21:03:08)

纪念烈士是最好的感恩教育

——为9月30日第一个“烈士纪念日”而作

文/大民

史记·越世家》记载:范蠡临走前,给宰相文仲留了信,说天上没了飞鸟,弓箭就收拾起来了。地上兔子死光了,一起打猎的狗也就成了下酒菜。范蠡其实是在暗示文仲,越王不可靠,快跑吧。可是文仲不信。结果大家都知道,文仲后来被越王赐死。

很土,很实在,每次想起来,就会不寒而栗,就会为这种残酷的冷血的钢铁一样坚硬的“典故”感慨半天。千百年来,我们似乎总是摆脱不了这样的宿命:成就事业的时候,求爹爹告奶奶,一切不用其极,登峰造极。谈笑间,无数人头就落了地。硝烟中,几十上百万鲜活的生命,就永远消失。个人的生命,总是成为了社会车轮的润滑剂,抛头颅洒热血,成了每个个体义不容辞的光荣和使命。我们之所以总是重复这样的故事,是因为人类除了有优良好的记忆力,有绵延不绝的文化,还有宝贵的人类社会赖以维系的尊严、体面、感恩等等观念性的东西。“激于义”三个字,干干净净,说出了人类的伟大和高尚,顽强和执著。不是我们健忘,也不是我们不想活命,但是到了必须奉献生命的时候,人,就是大树上的一个叶子,汪洋上的一叶扁舟。就身不由己了。

过去我们表彰英烈,总是喜欢用“毫不犹豫”,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求生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人人都怕死,人人都会爱自己也爱别人。放弃生命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切,对生命的依恋,是构成生命本质的核心。或者说,用放弃生命的办法赢得某些抽象的道义,是人间最艰苦的权衡之一。

然而,被我们称呼为“革命先烈”的人们,就是这样在一个个生死抉择的关头,与我们永远告别了。在战场上,死亡是必然的,活下来才是真正的侥幸。在和平然而需要抉择的时刻,强大的理性和伟大的理想,让他们冷静的放弃了自己。那些活下来的人们是侥幸的,幸运地活在那些牺牲了的人们所为之奋斗伟大社会里。他们为了理想而献出了生命,我们在他们的鲜血和骸骨之上,建立起了美好的生活。

这个时候,也许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心里感谢那些已经永远牺牲了的人们。要善待他们的遗骨,善待他们的亲属和后代。如果能够,我们还可以看在这些为我们而死去的人们的面子上,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彼此尊重,永远奋进。

这几年不断有负面新闻爆出来。河南某地的烈士陵园损坏严重,甚至成了房地产商人追逐利润的“战场”。清明节,我们经常忘记到烈士陵园里,祭奠长眠地下的年轻生命。中越边境上,三十年前自卫反击战留下的累累白骨,是否还能唤起人们的记忆?一位年老的母亲,三十年终于攒够了路费,第一次来到长眠于麻栗坡烈士陵园的儿子的石碑前痛哭不已。在母亲的记忆里,儿子永远停留在二十几岁的青葱和健壮,而母亲,早已经白发苍苍,步履蹒跚。几个河北定州的越战退伍军人,自费跋涉三千五百公里来到这里,冒着小雨,徘徊在战友的墓前。他们也已经人到中年,很多人都有伤残,也许这就是此生最后一次看望战友了。他们泪流满面,可是他们说无怨无悔。不后悔当年的参战,不后悔一生的伤残。

道理也许很简单:每个人都有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只是方式不同。但我还是有一点点伤感,毕竟这些烈士的家属、后代,还有伤残退伍的当年的战士,还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战争,留给他们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活着的,健全的,没有经历战争的人们,永远欠他们一份无法弥补的恩情。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比喻的是刘邦将一些建国时建功立业的大将们悉数杀光的情形,听起来挺残酷,其实并不遥远。我们要记住,不要忘记过去,忘记英烈,不要忘记每一个有恩于我们的人。对英烈的感恩,其实也是感恩教育的一部分,在感恩领情成为稀缺资源的现在,清明节所承载的丰富内涵,更加弥足珍贵。这还不够,我们又有了9月30日国家纪念烈士日,这是国家层面的强调,是政府对全国人民的提醒,和表态。

如果我们忘记了慎终追远,忘记了对历史和祖宗的敬重,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良弓”和“走狗”,因为在历史的旅行中,每个人都是过客。忘记感恩,我们的悲剧命运就不远了。

请记住9月30日,记住烈士,和他们的家人、后人。

2014/9/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