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作文应该诚善美》
(2014-03-03 14:25:59)
标签:
杂谈 |
评《作文应该诚善美》
文/赵克明
几年前,《中学生(高中作文版)》资深编辑刘加民先生倡导发起了“新作文行动”,并做客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直斥当今流弊盛行的作文现状:不关注现实,不体验生活,不思考人生,不表达真情;为了个性而消沉颓废,为了创新而猎奇逐异,为了高分而仿造抄袭,为了出名而哗众取宠。正是这传达众多有志者心声的振聋发聩的呐喊,引起全社会群起而响应,形成了对充斥校园和考场的“伪作文”“怪作文”口诛笔伐的社会氛围。
大凡思想者既敢破又敢立,刘加民先生就如此,他不只是“破”在天下先,而且“立”于众人前,从去年开始就联合国内十几家作文杂志开展了“阅卷老师,请说出你的真实感受”征文活动,为考场作文立规矩制造舆论。近段时间以来,他频频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言论,阐述为作文立规矩的思想,《作文应该诚善美》就是其中的一篇。该文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自己儿女起名为“至诚”“至善”“至美”联系到中学生作文,提出了要从诚、善、美开始认识和学习作文,从小学会诚、善、美作文的观点,主张“诚”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作文要以心换心,“善”就是要重视作文内容的教育性、引导性,引领读者向善,“美”就是要让作文符合普遍的审美标准,要主流、健康、和谐,内容与形式都为大多数人喜闻乐见。刘先生此言深得叶老作文思想的精髓,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把“关心作文”与“呵护成长”联系在一起,把“立言”与“立人”有机结合起来,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建设性的观点。
立言以“诚”,这是对长期困扰中学生的“假”“大”“空”“套”作文的规范,它将引导中学生说“诚实的、自己的话”,展示真实的自我、血肉丰满的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自我,描摹不但身形接近而且心灵融入的自然,表现对他人、对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张扬自己借得大师智慧、融进大师思想血液的人格魅力。这才是真正回到了作文之“本”,真正的反朴归真。
立言以“善”,这是对青少年作文中“游戏化”“荒诞化”“自由化”的规范,它让中学生认识到作文就是要捧着一颗善良的心与别人进行交流与沟通,叙写善的体悟,阐述善的思想,抒发善的情感,进行善的劝诫,学习作文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做人的过程。
立言以“美”,这是对泛滥于中学生中的假“创新”之名行怪异哗众之实作文倾向的规范,它提醒同学们以正确的审美观来作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符合主流的审美标准,具有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健康的美、和谐的美,同时内容与形式也要尽可能完美地统一在一起。
这三条作文的标准求真,精辟,全面。诚能以此作文,则文章定文质兼美;诚能以此评文,则将会扭转目下考场作文的颓风。
在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拆旧房固不可少,但建新屋更为重要。人们期待着先行者拿出建设性的意见,刘加民先生无疑就是这样的先行者。我们相信“新作文行动”旗下会有不凡的行动。
附:刘加民《作文应该诚善美》
作文应该诚善美
刘加民
作文是中高考的重头戏,从分值看早已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从后果看“得作文者得天下”。可作文并不仅仅是个“得分工具”。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作文的本质是“交流和表达”。因为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表达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渴望,人人需要表达和倾听,事事需要合作和沟通。离开了互相了解和信任,一切合作都谈不上,简单的事情也做不成。可以说,“茶壶下饺子”的人太多的时代,痛苦的不仅是他们自己,更是整个社会。
不仅如此,作文在训练人的思维品质、塑造人的性格,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说话、写话,其实都是在训练我们的思维,在积累我们的人文知识,在一点一点提高我们的文化层次。我们是在按照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则说话,我们是在按照绝大多数人共享的文体规则写文章。不是这样,我们的话就没有人能听懂,我们的文章可能就是一堆词藻或者句子。正如一个脏话连篇、嬉皮笑脸的孩子不可能知书识礼、通情达理、受人尊重一样,一个写文章逻辑混乱、语无伦次、观点怪异的成年人也很难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普遍认可。
我们提出“关心作文,呵护成长”的口号,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写作的同时得到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把作文训练和人的养成教育结合在一起。这不是我们的硬性规定,而是面对现实、敢于为读者负责的必然选择。《中学生》杂志的创始人叶圣陶先生为自己的儿女取名为“至诚”、“至善”、“至美”,这是他的人生理想,也是做人办刊的主要追求。对于目前作文界的乱相,我们觉得提倡返朴归真,把附着在作文身上的功利灰尘洗净,很有必要。从诚、善、美开始认识和学习作文,从小学会诚善美的作文,不仅中高考时高分,更让你一辈子受用不尽。
诚,指的是作文态度。写作文是为了真诚表达、善意沟通,是为了以心换心,实现相互的了解和沟通,不是为了算计阅卷老师,也不是为了投机取巧。善,就是要重视作文内容的教育性,引导性。如果作文不能提升人的品位,鼓吹公平和正义,引领读者追求人类共通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那跟诲淫诲盗无耻之尤的文字垃圾有什么区别呢?美,就是要符合普遍的审美标准,要主流、健康、和谐,为大多数人喜闻乐见,内容和形式都要如此。
(刊发于《中学生》高中作文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