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仅仅是个“生存能力”问题

(2013-02-03 09:58:51)
标签:

综合能力

小时

耳光

事儿

印象

教育

不仅仅是个“生存能力”问题

大民

 

如果让一位优秀的研究生到街上买个墨盒,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硕士生导师让他的一位研究生去买个墨盒。研究生欣然领命,但是不知道哪里有卖的。老师想了想,说“可能新街口往南走路西就有一个计算机耗材商店”。半个小时后研究生回来了,说“那里没有发现计算机耗材商店”。老师说“您看看周围的地方,路东边,或者往南走走,我也只是印象”。一小时后研究生又空手而归,说“我都找到清华商场了,还是没有发现卖墨盒的”。老师说,既然到了清华商场,就该进去看看,因为这是个综合商场,肯定有办公耗材类的专柜。研究生转身又要去,老师叹了口气,喊她回来,算了吧,我自己去买吧。

无独有偶,我招聘人才面试的一个个所谓名牌大学生除了文化知识的积累大不如前,思考能力也相当低下。学中文的,问他们几个作家名字,很陌生;问他们某某名家名篇读过了没有,也是摇头。这我早就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用在学英语和谈恋爱上,如今又有网吧,安全套又进了校园。如果我让他们去采访个人物或者事件,我必须要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安排妥当,还要写在纸上才行,否则也是一片茫然。如果让他们出去办点儿具体的事儿,比如买个墨盒?算了吧,别把人家名牌大学生弄丢了,让收废品的朋友拐卖到老家的山里当媳妇,惹出官司来。

我们的教育体制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基本的生存能力和智慧已经不是个新鲜话题。变通能力,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缺乏和忽视是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和考察验收过程中的突出特点。我记得七八十年代大多数学校因为教学资金短缺的问题,物理化学的实验课都是在想象中完成的,因为连个实验室都没有。不过那时候我们都有机会到田间地头或者厂矿机关体验几天真正的“劳动”,有些学校甚至有固定的实践“基地”。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大城市的一些比较先进的小学把手工课开起来了,会折纸、会玩航模,会组装四驱车,但是您若让他去街上买点儿油盐酱醋啥的,或者做点儿最起码的家务活儿?不行,考试不考,老师没教,家长不让,学生当然就不会。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是所有家长都不喜欢的,但是这要等到孩子长大了,出现在自己家中了,才会着急上火追悔不已。在他们成长和教育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一般家长并不清楚。不负责任的专家坑蒙拐骗误导中国家长,罪莫大焉;问题成堆的教育体制有待改善害人不浅。望子成龙的家长辛苦几十年培养出一个“敌人”来,而且是自己亲手所为,真是又荒诞又可悲。功利主义的教育,庸俗的市侩教育,违反人论的禽兽教育,最终只能是本末倒置,自取其辱。不说了,这话题太大了。

有一个据说是专家介绍的“先进经验”非常流行,我估计访友可能听说过,甚至实践过。说美国人让孩子做家务都是付费的,可以培养经济头脑,于是乎就有大批的中国家长拿钱来“收买”孩子,洗袜子什么价钱,洗内裤什么价,统统量化,明码标价。我越来越怀疑这消息的可靠性,即使他是真的,我也不认可。甚至我越来越怀疑,这个故事,就像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杜撰出来的倡导超前消费的“美国老太太”,专门忽悠理性不够发达的中国人民。我听说(欢迎去过美国的朋友发表意见)美国孩子考大学是要参考社会实践成绩的,要有社区义务劳动的记录的,放了寒假暑假,要有形形色色的社会实践活动,要自食其力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积攒学费。家长赞助是可以接受的,更加光荣的是自己赚钱养活自己,超过十八岁的美国孩子普遍以为靠家长养活是可耻的。抛开国外不说,从小就在自己的家庭里操练金钱交易,把单纯的干净的人伦之美染上铜臭,听起来都别扭。所以,别人家的孩子我管不着,若是我的孩子干点儿家务敢跟我要工钱,我首先会抽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大学生入学普遍需要家长陪护,大学生不知道鸡蛋的皮儿是如何剥开的,大学生要把自己的脏衣服邮寄回家让妈妈洗……最极端的例子是几年前发生的女研究生被农民拐到家里做了半年老婆的新闻,我一直念念不忘,我觉得这件事情应该载入中国教育的史册,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耻辱。

无论提倡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引进什么样的教育模式,也不论你是东方的西方的,姓资的姓社的,本质性的东西并没有很大不同,也不会因为时代变化而忽然改变,因为教育都应该而且永远是人的教育。培养健康的、智慧的、综合能力比较强的人才,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2012,01,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