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是故事

(2008-10-05 14:32:32)
标签:

奥运

胡客

帷帐

酒食

隋炀帝

北京

杂谈

不是故事

 

 

古代篇

《古都洛阳纪胜》里记载了这样一段趣事——

大业六年(公园610年)春,隋炀帝请诸藩酋长来到洛阳,于正月十五日在端门街演出各种戏剧杂技,整月不息,所费金银数以万计。诸藩要求进入丰都市做生意,隋炀帝先命整饬店肆。檐宇整齐划一,挂上帷帐,珍货山积,人物穿戴华丽。胡客经过酒食店,统统请坐吃喝,酒足肉饱而散,不取分文。店家并解释说:“中国富饶,酒食例不取值。”胡客不无惊叹。有个别狡黠的胡客不以为然,他们见用丝绸缠树,便说:“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市人无言回答。

(译文:公元610年的春天,隋炀帝请邻国首脑聚会洛阳。从正月十五开始,举行盛大文艺演出,各种地方戏剧杂技悉数到场,都是国内顶尖水平,花了不计其数的银两。这些国际友人又要求到丰都市考察商务,隋炀帝命令当地商户一率重新整理,精心修饰,不雅的地方挂上帷帐,又好看,又省事儿。店铺里堆满了奇珍异宝,货物充足,街上行人也时衣着鲜艳。考察累了,请他们进店吃饭喝酒,请姑娘唱歌。酒足饭饱后,打着饱嗝儿出来,却发现不需要付帐。店主人解释说:“我们这地方美丽富饶,吃穿不愁,愁的是有钱没处花。些许吃点喝点,统统都是免费的。”外国朋友被彻底镇住了。有个见多识广的客人心里不服气,走不多远,看见大街边连普通树木也用红绸子缠裹着,就逮住一个过路人,说:“你们这里有穷人吧,穿不上衣服的肯定也不少。如果把这些绸缎给穷人做衣服穿多好。缠在树的身上,多么浪费啊。”路人吓跑了,陪同考察的也张口结舌。)

 

当代篇

一个博友的2008年日记里有这一段记录——

奥运期间,北京市到处张灯结彩,国旗飘扬,一片祥和。四千多名是城市志愿者布下天罗地网,天使一般将爱和微笑洒遍大街小巷。一人问路,五六个大妈大爷,还有城市志愿者围上来指路,是常见的事情。更有热情的市民,在路口赠送鲜花和矿泉水。外国运动员去“全聚德”吃烤鸭,一律半价;听说有慷慨热情的老板,甚至免费吃烤鸭。

在那段全民奥运的美好日子里,北京实行的是机动车限行办法。半数车辆不得上路。又采取公车上路限制、奥运专用车道等办法。凡误入专用车道的社会车辆,一律重罚。建筑工地也停了。外来务工人员自愿离京(在这疙瘩闲着空吃空喝不干活,还要交房租,不自愿不行啊。)……一系列措施出台,效果良好。交通拥堵彻底解决,那几天啊,老辈子的北京人说,三十年前才有这么痛快的道路和速度。空气污染几乎消失了,戴口罩下飞机的运动员面红耳赤,十分内疚。头几天是雾霾天气,有运动员说污染严重,奥组委专家马上拿出证据,说二氧化硫也是达标的,北京人民管污染有办法,管天老爷还不行。奥运会结束,国外运动员普遍爱上了这个城市,这里的人民,这里的一切。

奥运结束之后,一切照常。交通拥堵似乎更加严重。国庆长假,前三天空气“三级污染”,来北京的朋友彻底被北京的交通拥堵和人流如织空气污染“震慑”。有个小朋友说:“上学放学就这么挤公交车,多累啊。打死我也不杂北京上学。北京还是挺可怜的。吃的是农药,喝的是毒奶,呼吸的是三级污染的空气。天哪,老爸,咱快回家吧!”

 

2008-1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