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在大中华,要有钝感力

(2008-06-20 07:22:30)
标签:

考研

大中华

妒嫉

日语老师

姜岩

日本

文化

活在大中华,要有钝感力

 

 

正直春夏交替的好天气,姜岩和两位同事在周末选择结伴出游以缓解近来由于工作而紧绷的神经,一路上两位同事抱怨起了工作的压力、谈论起其他同事的隐私。正当他们想要听听姜岩的想法时却发现坐在一旁的姜岩已经睡得香甜……


钝感不等于迟钝


  在工作生活中,人们需要着诸多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学习能力等是很多人引以为贵并一直为之努力的,但是,还有一种能力,它不太受人关注,却有可 能影响到很多人对工作和生活的认识、判断过程,这就是钝感力。钝感力的表现,看似有些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实际上却体现出内心的强大。

小成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他是个语言和行动都平静如水的人。他的日语老师极为严厉,经常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小成你的读音有口音,以后能不能毕 业?太差了,你还是降级吧。每当这时,同学们都为小成捏把汗,希望他不要受到伤害。小成却总是微笑着,同时仍旧一声不吭,很多人都怀疑他是不是迟 钝。毕业时,小成以全系第二名的好成绩考上了本校研究生,此时面对疑问,小成说:我只是一直在做自己,改正不足,坚持到底,批评和嘲笑影响不了我对目标 的追求。

在学习和工作中,钝感力不只表现在正确面对周围的指责上,也表现在对工作环境的认识上。卢晶就职于一家银行,她最近身体一直不好,喝中药调理,她说这 是因为觉得工作压力大、每天情绪都不好的原因。当被记者问到她刚工作的情形时,她回忆说,那时积极性高,每天都有很多新想法。此时她恍然大悟:其实我还 是很热爱这份工作的,可能是后来同事们在一起聊天经常抱怨领导、客户,也影响了我对工作的积极性。看来,我还是要找回自己,想一想领导也需要理解,客户有 时也很可爱。同时,卢晶也忽然觉得要花一些心思保持内心的平衡,这也是保护自己的方式。

此外,在职场中,彼此的妒嫉也会让人不快,有时同事带有伤害性的话语不是出于对你的意见,而是妒嫉的发泄。这时,放平心态,左耳进右耳出格外重要。白 领小满是个时尚主义者,每天上班都会光鲜亮丽地出现在大家面前。由于她的工作表现突出,在全体会议上也经常会受到老板的褒奖。而会后,小满总是听见同事在 背后悄悄议论她的装束:把自己打扮那么漂亮干嘛?这是来上班又不是来做秀!为此,小满的内心曾经充满苦恼。她对记者说:我并不是为了受到老板的欣赏 才特意打扮的,我只是觉得每天把自己打扮漂亮出门,一整天都会心情好,也充满自信,工作起来也有劲头。后来,小满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奇怪的是,时间长 了,也没有人再说什么了。小满的亮丽已经成为同事们的共识和学习的样本。

日本作家渡边纯一专门有一本名叫《钝感力》的书,书中说,拥有钝感力的人也可以被称之为以自我为中心或孤芳自赏。这个定义包含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贬义词,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才能让自己在正确的轨道上行走。


过自己的生活


  林琳最近有些郁闷,上大学时同宿舍的女孩生小孩的、结婚的、买了房准备结婚的、嫁给外籍男友到上海安家的,而自己,还没有个男朋友,看着周围的美满, 听着朋友们对幸福生活滔滔不绝的描述,心情总是此起彼伏。于是,她开始频繁谈起有关恋爱的话题,也让身边朋友帮她介绍,也有过盲目短暂的尝试,经过一段时 间折腾后,林琳好像累了,自己清静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安静下来,看书,和一起合租的另外两个女孩逛街、吃饭、打羽毛球、看电影,又回到了享受单身的日 子,并劝慰自己,一切随缘,现在还是以工作为主。林琳说。林琳同时感悟到,每个人都在经营自己的生活,别人的幸福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大家生活都不 错,没有必要因为和外界的比较而暗自神伤,应该始终找寻自己的生活。

而记者也看到,对于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人,拥有钝感力也十分重要,缺乏这种能力很可能会断送这段姻缘。在记者的身边,就有两对准备结婚的人最后选择分 手,原因也出奇地一致,都是因为买房和婚礼安排上的分歧。他们后来告诉记者,原本自己没有在意的事情,一旦加进一大家子人的意见和闲言碎语,以及和不相干 人的比较,就觉得自己是受了多么大的委屈,对方不是非常爱自己等等。两个人自己解决问题时什么都可以克服,但是一旦有别人的介入就很难达成谅解,谁都难以 冷静下来想想自己的实际情况,事情怎么办才是合适的。

这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很多年过花甲身体依然健硕的老人们,他们往往是不大听得进别人的话的,因此,医学界中流传:失聪的老人更长寿。耳根清静,心无杂念是保持身心健康的一种心理状态。


钝感有助健康


  话题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姜岩,同事纷纷说起闲话的时候他却已进入梦乡,这种麻木的能力不得不令人佩服。记者也见到过在大家吃饭说是是非非的时候当众自 己休息睡觉的朋友。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许会说这些人在装傻,可是装傻在某种特定情况中又何尝不是一种好事呢?从健康的角度来说,睡得快起得快是一种本 事,也是保证一整天高效率的良药。相比之下,那些久久不能入睡,起床后又像卢晶一样全身酸疼的、有起床气的人,他们损失了一生中多少宝贵的生活时光和 工作时间?因此,不能不说这种装傻迟钝是一种能力,珍惜生命的能力。姜岩就具备了这种能力,试想,如果姜岩也加入到同事的讨论中,那也许这一 路,这一天甚至这一晚上,脑袋里都会徘徊着别人的是非和对他人的指责,破坏了本该修身养性的郊游。

日本一向关注随着社会发展所产生的问题,日本学者大野晋三对钝感力就有这样的看法:《蜡笔小新》在中国很受欢迎,其实小新就是一个具有超强钝感力的孩 子,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任何挫折与失败都不会击垮他,他一直都是最幸福的5岁小孩。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作家契柯夫笔下的小公务员如果具备这种钝感力,便不会由于喷嚏溅到同事身上抑郁而终了。

摘自《环球时报·都市生活》  作者:高莘  李花

 

 

2008-6-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