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作文好学生作家宁财神韩寒高考 |
宁财神写不好学生作文很好很正常
文/刘加民
很多作家写不好现在的学生作文,这早不是新闻了。因为学生作文跟作家创作,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把两个不同的东西生硬地拉到一起比较,然后得出高明的理论,不科学。
“作文”是学生作业,相当于字词句语法的训练题,是学习写作、训练思维、培养语感、养成健康审美观的必要手段。通过写“作文”,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能。
中高考作文承担着检验“教学大纲”落实情况的职能,文从字顺、敢于创新、思想深刻,表达准确生动,主题、立意、篇章结构、逻辑条理等等,都在检验范围之内。至于这个大纲是不是科学,是另外一个问题。只会写朦胧诗的中学生,也许考不上大学,这不奇怪。高考从来就是选拔性考试。考上大学也未必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除非破格或者调整政策。杰出的诗人海子是北大法律系的,毕业后是政法大学的教师。但是我们记住他的,只是他的诗歌。好多天才的少年,考不上大学,有些大学就顺应这个情况,招收作家班,比如青年作家邱华栋就是武汉大学破格录取的;文学成绩突出可以加分,这在很多大学时已经和正在执行着的。小学毕业的沈从文可以当大学教师,数学不及格的钱钟书同样可以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些事关教育体制,又是另一个问题,跟作家写不好学生作文没有多大关系。
大家拿来鸣不平的宁财神和韩寒,其实大家看到了他的现在的成绩,没看到到他们幼儿园和接受义务教育期间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其实,不管他俩承不承认,他们都是在学校里得到了比较系统的基本的写作能力训练,才学会了写文章。他“说话”主要是在家庭和幼儿园学会的,“写话”(就是作文)主要是在小学中学。韩寒曾自言“小学毕业就不用学语文了”,这只能说明他是早慧型的,不说明所有人都要在中学放弃语文学习;他是能够靠写作谋生的,别的人做不到。做不到不是因为学校的作文教育不成功,而是社会的个人的综合的原因促成。人人是作家的社会很可怕,也不可能。“文革”曾经出现过小靳庄,据说人人会写诗歌,现在成了笑话。而且作为作家的韩寒也不是擅长所有的文体,他的强项是小说和杂文,其他的十几种我们没见他写过,也许也能写,但估计不会写得像他的杂文这么好。宁财神也是这种情况,他的《武林外传》让人读到了后现代的味道,他的调侃和消解一切的劲头儿,很适合我们对现实的某些感觉,读了小说(看了电视剧)会有说不出的美妙,但这不能说明,它能够重新捡起当年的作文,按照老师(大纲)的要求规规矩矩写出当年的文章。这就跟画家可以画很高级的杰作,未必画得出幼儿园小朋友的那个水准是一个道理。不能因为大画家画不出幼儿园小朋友的就否认幼儿园小朋友的美术课的必要性。毕竟画家那些关于色彩、线条、构图等的技能,正是在幼儿园得来的呢。
很多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之后具备了一般的读写能力。作为普通公民,他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基本上不会因为笔头太差受到制约了,这就够了。如果想有更好的发展,可以读大学,大学重开《大学语文》课,就是这个考虑。而在《大学语文》里,写作还是一个主要的内容。这个时候根据个人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训练不同种类的写作技巧。文法类的可能偏公文,理工的可能要篇论文,艺术类的可能要篇文学。至于文学创作,从来、永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很多文化大师一辈子不会写小说,甚至小说家写不出像样的剧本,也很正常。
我们的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转型,至少我这么认为。更多的人不是为了考上名牌大学而读书,而是觉得读点书对自己将来的人生有用处。作文是学生的作业,为的是将来够用;作家是少数人的事情,绝大多人只是作家作品的读者,这就够了。
200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