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逃课英语华南虎 |
逃课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文/刘加民
逃课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但逃课的情况有不同。有的是因为老师差,有的由于学生懒,更多的是那课开得没必要。读大学或者研究生而不逃课者,比华南虎还要珍稀。
八年前我在北京某著名高校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当了一次华南虎。公共英语是必修课,但是大家都不太喜欢去听。老师一般都是英语系的留校本科生,在本院系里是比较边缘化的,也很少有深造或者出国进修的机会,多年来就是“外派”给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们上上公共英语课,拿一份平均的薪水。一年一年下来,什么样的心情都会疲塌麻木;什么样的青春活力,都会苍老憔悴。
这可苦了我们这些年龄大小不一的研究生了。每一次上课都是一种折磨,学自己不喜欢的、这辈子也不会有机会使用它的英语,实在是太“浪费青春”了。何况我们的研究生英语是一门超级“绝学”,有个美国大学的副教授,来考我们的中国文学博士,硬是没过了英语关!硬着头皮去课堂,考验的不是真正的英语讲课水平,而是老师的个人魅力、形象气质、口才谈吐等等,这些东西往往比专业水平更重要。不幸的是那一年我们遇上个唐僧式的老太太,上英语课比上山找华南虎还难。
开学3个月,山上该下雪了吧。学校里听英语课的人快速减少。老师叹口长气,使出看家本领:点名。而且跟考试成绩挂钩。平时考勤成绩30分,期末考试卷面70分。平时只要点名不“到”累计达到约定的次数,这30分就没有了。期末考试,用70分的卷子冲击合格线60分,难度不小。
大难当前,人心浮动,听课队伍分化成了三个小分队:坚持到课堂的——我不好意思说“听课”二字,因为大家去了真的不是为了听课。大家就是坐在教室里打盹、聊天、嗑瓜子,宗旨是干一切跟“听课”无关的事情,只为了听见自己名字,喊一声脆生生的“到”。为了这一声“到”就起个大早,耗费两小时,我私下里感觉可惜。
第二类是找替身。老师点名的时候,一般是埋头看花名册,听见“到”的声音就行了。一个人替多个同学喊“到”的情况比较常见,一个人替一个人喊到的不足为奇。为了不致被听出来是同一个人的声音,要用点发声技巧。那时候教室很大,动辄七八十人,甚至过百。老师或者近视眼,或者耳朵背,或者埋头看花名册,加上点名时噪音比较大,乱糟糟的,一般也听不出来这答应之声到底是通俗、美声、民族还是原声态。同一个宿舍,派一个代表就行了,若是上午第一节的课,这个“替身”就是大家的恩人,要接受顶礼膜拜,和比较丰盛的午餐、电影票之类的犒赏。
独木难成林,一人难成类,可我找不到跟自己相同或者相似的人怎么办呢?我是主动放弃考勤成绩的——曾有相同经历的读者请跟我联系,可以成为刎颈之交——后来我才知道,我的这种情况,在这所大学一百年的历史上,没有发生过。
我实在受不了了,既不想耗费青春——如果我还有的话——也不想找“替身”耍弄老师,又不甘心跑到教室里去,一边读与英语无关的书,耳朵边回响着忽高忽低的讲课声。心里忐忑,良心难受。权衡再三,我决定放弃,心里踏实是一种很高级的享受。
“老师,我不想来听课了。”我犹犹豫豫地说。
“平时的考勤分数可是30分,您决定不要了?”老师似乎很吃惊的样子。
“是的。我放弃考勤分数。”
空前绝后的历史记录,瞬间生成!
终于到了期末考试的时间了。我感觉很好,我坚信自己能够过及格线(60分)。可成绩出来:58。
只能接受补考的安排,结果又出来了,还是不及格,是54分。
师弟说:“真是愚昧到了极点,看年龄也是老同志了,不该这么傻啊。满分才是70分,您要考出60分以上,英语专业出身的也未必啊。你以为老师不知道大家都在蒙混她?她是假装不知道,冒充不计较。她是见怪不怪,见烦不烦。教了大半辈子英语了,什么学生没见过。这种事情,就是要大家互相照顾,两相迁就,把无聊游戏玩下去!谁都知道,校长也清楚,有些专业学英语就是浪费时间,可是国家这么规定了,谁能不服从?各种职称啊、学位啊都要考英语,你是火星移民来中国啊。”
甚至最漂亮的师妹也来了,花言巧语,巧言令色:“师兄啊,这么大年纪了,不要耍小孩子脾气嘛,为了一点点所谓诚实耽误了前程大计,傻不傻?找老师求情,不丢人,说个好话也不算大委屈。快过年了,送个花篮,里边顺手儿塞个购物卡之类的,现在流行啊.....如果最后一次还是达不到60分,你的学位证书就要岌岌乎殆哉了!”
师弟师妹齐声说:“老刘,你就从了吧!”
我说:“no!”
......
最后一次补考,我得了62分。
现在,很多年过去了,我跟这位公共英语老师还有联系。她不过是教过一个学期的公共英语课的普通老师,很多本专业老师都不联系了,实属罕见。
当是时也,老太太就说了一句话:
“你是我从教三十年遇到的第一个。不让你及格,我会内疚一辈子。”
2008,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