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大话作文”系列(一)
文/刘加民
我今天要把作文讲成相声,同学们肯定不信。
您会说,我一生下来就上课,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将来考上大学还要上课,从来没遇到一节这样的课,别说作文课了。
没错,很多人是听课长大的,听了十几年。中学毕业是十二年,大学毕业是十六年,硕士毕业是十九年,博士完成时二十二年。一部分人听课成了精,就当老师,给别人上课。这辈子跟听课、上课干上了。在座的有不少是老师,对吧?
有听了十几年课的学生,又有听而优则讲的老师,这两股力量合在一起,所向无敌。
但是,我要告诉大家,我当年就是语文老师,就是个挺了无数课又讲了无数课的成了精的老师。可是现在我做编辑了。逃离了苦海。我兼而有之。
遥想当年,我的课堂经常是欢声雷动,掌声如潮,知道的是我在上语文课,不知道的以为我把赵本山请来了。严重干扰周围班级的上课秩序。后来我发现我真的不能这样了,因为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邀请我了。我就去,名声更大,春节晚会也要邀请我了。因为他们说这是一个独特的文艺形式,把作文可讲得跟小品一样,天下无双。赵本山听说了,就派人给我讲道理。我坚决否定了,我说我虽然极有可能压倒您的锋芒,但是为了千千万万为不良作文理念毒害的青少年着想,我想去上春晚。您的小品不能解决作文问题。后来这本山派他的女弟子来攻关。就是那个阎学晶,《刘老根》里的山杏儿。喜欢哭,但笑起来也很迷人。她把本山上春晚我下春晚的大道理小道理,摆开了揉碎了和成泥做成各种可爱性状的动物,晾干了,送给我。看我无动于衷,就有把动物又揉碎了掰开了浇上水和成泥……讲了无数遍。最后威胁我说:“您还要怎么样?难道您非要我给您制造绯闻,才同意?”请同学们猜一猜,我的态度是——
(听了一下,大家乱猜)
我的对策是“将计就计”!
(台下爆炸性的尖叫鼓掌和欢呼)
至于今天这堂课,我另有绝招备下了。我请王老师给我们当裁判,我这堂课要没有五十次掌声,我请大家的客;若是超过了五十次,大家请我的客。这主意好不好?互动一下。
(话筒对准台下,好,台下欢腾)
在我讲课的过程中,若有人鼓掌就请王老师示意一下——拍手示意。一次鼓掌拍一次,第二次加上一次。起步数是10个。
请王老师试一试。(王老师拍了十次手,跟鼓掌一样)
好。王老师说什么?
您说八百多人输了请我客,每人花一毛钱就够了。我输了请八百人的客,天哪,您请得起吗?请大家喝汽水也要八百多瓶子呢。
(台下大笑,鼓掌)
王老师,示意一下。(王老师拍了十一下手,台下大笑,王老师连连拍手,台下笑声不绝,王老师拍手不断,大约五十几次)
好了,大家说,什么是作文?
很简单,作文就是人和动物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工具。
同学要问了,动物也会作文?
当然了。大家一定听说过,有一种猴子,吼猴,在非洲的森林里。青春期到了的时候,就吼叫,三十里外的母猴子就能听到,若是有意,就飞奔而来。他是这样吼的:
“好~~~~”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女子~~~~~”
台下大笑、鼓掌。(示意王老师,王老师反应过来,拍手)
我统计了一下,刚才拍手五十次,现在加一次。王老师示意五十一次。
没有人回应,这只吼猴就又喊:
“您好~~~~”
分析出来的意思就是“心上有你,女子~~~~”
还是没有反应,这只猴子心里想:“莫非到了国外,她们听不懂汉语?那我用英语喊。”于是他就喊:
“哈瓯(how are you)?”
分析出来就是:
“怎么是你?”
还是没有母猴子回应。因为这句话不符合语言习惯,表达的情感指向有问题。表达喜欢,就不能说“怎么是你”,给人的感觉是不希望她在这里,母猴子们,本来在这里的也躲开了,远方的往更远的地方跑。
要不要我模仿一下这只吼猴的肢体语言?
(台下雷动,一片声喊“要”。)
还是不要了吧?王老师的手可是肉长的。
话说这到了青春期的猴子孤零零一个猴回到家里,十分郁闷。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咳声叹气,长吁短叹。他想过去看今朝,此起彼伏,于是乎他冒出个想法,他想写作文。(模仿宋丹丹小品的口吻)
(台下大笑,示意王老师拍手,五十二次)
为什么要写作文?因为吼猴发现,虽然自己是地球上喊得最远的动物,但还是只有少数的猴子听见。由于自己声音的表达和传播受到诸多影响,甚至把自己“表示爱慕的话”被误解成“不喜欢的话”了,太耽误事儿了。这件事情发人深思。于是乎他想写作文。
对了,其实,他刚才已经在“作文了”,是“口头作文”。属于爱情题材的诗歌,“诗言志,歌抒情”嘛。他喊“女子”,喊“心上有你女子”,都是不错的诗歌。这是真情的表达,内心的流露,但是口头的局限促使他反省,他比超越自我,于是毅然决然地地选择了书面作文。
他要写“书面的作文”。
哎呀,猴子都写作文了,这玩意儿真肯定不是个难事儿。
(王老师拍手示意,台下大笑,拍手无数次)
作文是人的本能,或者说“本能的需要”驱使人类,甚至动物,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因为只有表达出来才能让对方知道,完成联络,结成佳偶啊。大象啊,狮子啊,老虎啊,猫啊,狗啊,各有各的表达方式,各有比较简单的语言,当然,人类听不懂。有的动物靠气息,闻一闻就够了,八辈子不用写作文。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的精神活动。
我看见大家的眼神比较崇拜我,千万不要。我向来反对个人崇拜。其实上面这个发现,是叶圣陶先生的。他在《作文论》里说:“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从天性上,从生活的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愈广遍愈好。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的遭历、情思、想象等等,发生一种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个完好的定形不可。”从天性上,从兴趣上,或者发自内心的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其实就是第一种情况)所以,就写作了。
话说这一只吼猴的表兄的堂弟的五千代孙,真的学会了语言。有一帮就住在北京房山的山顶洞里,有机会大家去看看,他们吃烧烤留下的炭火的痕迹。再后来,他们在树皮、龟甲上学会了计数、写字。谁打的兔子大,哪只兔子怀孕了,要留着下崽,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雷击,导致火灾,如何避免。他们就用简单的符号记在树皮上。这就是文字。最初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大家都知道。日子是单调而平凡,从山洞到野外,每日劳作不休,抓到动物还行,没有动物就只好把黍菽烤糊了,嘎嘣嘎崩嚼着吃。基本上是两点一线。跟现在的某一类人很相似。
(台下比较安静,但是有人窃笑。)
王老师不要示意了,声音不大的喝彩不算数。反正我已经赢定了。
(掌声雷动)
有一天,他们抬木头,一个大脑袋的山顶洞人忽然发现:大家齐声喊着号子,可以抬动比较重的木头,不喊号子,小木头也抬不动。慢慢地就出现了劳动的诗歌。这句话也不是我发明的,是鲁迅说的,他在《门外文谈》里说:
“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文学产生于社会实践,产生于劳动。这道理就是叶圣陶先生说的“生活的实际上”的需要。您看现在很多民间歌谣,都是跟劳动密切相关。川江号子,信天游,鸭绿江船夫曲,等等。甚至我们的校园民谣,其实也就是我们的劳动、生活、情绪的流露和表达。
如果大家有了复杂的想法,就在这些节奏和韵律里填了词,一边干活一边唱。传达了信息,还娱乐了心情。
于是乎,那个想写作文的吼猴的表兄弟的八百六十代子孙,写下了人类的一首诗歌,可在墙上,写在兽皮上,甚至还刻在甲骨上,相当的踌躇满志,一定要流芳百世。万分侥幸,后来有人发现了他的一处墨宝,记录在《吕氏春秋·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诗经》纪录生活过程的不少,但更多的是记录男男女女两情相悦的情形的。这就属于文学创作了。
后来头脑越来越复杂,社会越来越复杂,就有人写议论文了,有人讲故事了,写叙事文了,当然,也有人写说明文了。说明怎么炼铁,怎么盖房子,历法,农事、水利等等方面的事物、道理,都用说明文记录下来。
所以任何人的作文,包括动物的作文,都属于“我要写”而不是“要我写”的情况。如果现在有的学生是第二种情况,那么就可悲哀了。我说,您有理由找到这个“要您写”的人,说:“这样是不对的,强人所难是写不出好文章的。瘦驴拉硬屎损害的不是驴,也不是屎,而是那养驴的人。”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我个人认为,受损害的就是这个时代,会给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想的神经带来严重的损害。
(鼓掌)
大家不要鼓掌了,你们早已经输了,不必你们每人凑一毛钱来请我客。
我总结一下,作文是人的本能,顺乎本能的写作最快乐。您想象,您已经有两大本能,吃东西,和性,但是如今我告诉您,作文也是人的本性,是第三个本能。不要压抑自己的第三个本性,拿起笔来写作吧。不过,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您,关于作文,更精彩的道理和段落没有出现,我将在我的杂志里体现出来。如果您感兴趣听我的续集,就订阅我的杂志,或者进入我的博客。
(大笑,王老师带头鼓掌无数。)
二、(略)
前一篇:太阳照样升起
后一篇:陈凯歌:让板砖来得更猛烈些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