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郭老师阅读课摘抄:
(2022-05-14 10:37:31)分类: 书影品评 |
给我的启示:抓住两个问题(不用太全太多问题),举例展开来讲,切合实际讲,讲到家长的心里,就可以。一一唐果注
两个浩浩的故事:
1妈妈要学会做一个演员(每天亲子阅读半小时,一开始真是火,时间长了,孩子在马桶边上找到一本书开始阅读了,家长喜极而泣啊)
2,演一天不难,演210天很难(都说养成一个好习惯要21天,我看要加个0,210天)
1浅显的书,完全不圈划。语言有特色,值得的再去圈划。
2一本经典好书,第一遍
不要做记号,一气呵成读完。如果第一遍就圈划,感觉像对一件美的艺术品进行解剖。建议还是要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把握,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3在第二遍或第三遍读时,进行圈划。
3抄十遍不如用一遍。要引导用。抄下来不用,也无效。“运进退废。”
最好的学习就是运用,就是实践。
问:只喜欢读米小圈怎么办?
只读这种低幼的,好玩的,搞笑的,如果到了三四年级来说,是一种浪费。人不能只活在搞笑里。就像人不能一辈子喝奶。要在大量的吸收精华的时候,努力吸收。
要有挑战,和有困难的阅读。
解决:学会共读一本书。亲子阅读。
意义:
1共读,不是头靠头,你读我也读。
学会吊胃口,讲到最精彩的地方,停下来、
看完,和孩子多聊聊书。要虚伪地当一个学生,要会濱 。让孩子当你的老师。
让孩子来辅导你。
寻找到共同的聊天的话题。
命令孩子是无效的。让自己成为一个读书人,陪伴孩子。
意义2,书里的故事往往包含着成长的哲理。经验。大人会更敏感地意识到。
要做一个不讲道理的家长一一不要总讲道理,要多聊生活 ,让孩子自己悟出道理。
我推荐我的书,是我更了解我的书,讲不好别人也不找我麻烦。
比如:《好一颗麦粒》,一颗特立独行的麦粒,它逃走了。有很多奇遇。
孩子读故事,他会有很强的代入感。
家长聊,你眼里的麦粒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孩子的很多教育的观念融入在作品当中。
哪些地方了不起,哪些地方和你很像。借用故事来讲,更让孩子接受。在故事中成长。
公主梦,女孩不要限制自己的性别观念里。性别的觉醒。衡量我们人生价值的和性别无关。《小鸡小鸡去冒险》
公鸡山的故事系列,不仅仅讲美好光明,也要讲挫折,困难。活泼不是罪过。
如何在秩序和个性中保持一种平衡?
共读一本书,就是和孩子肩并肩站着,借故事来教育的理想。分享生活
的经验。不仅学到字词句,不仅提高理解力,成为一个有情商,会生活 会做人会做事的孩子。
共读的意义3,让阅读和写作比翼双飞。
提高表达能力。(口头,笔头)。举例:风儿追着落叶跑。三岁的孩子。落叶在风中翩翩起舞。保留孩子诗人一样的本笥。
三年级,要学会运用能力。
前一篇:鲜衣记
后一篇:我读着雨一一和阿维的一次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