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赋》教学设计

(2007-07-11 18:09:42)
分类: 语文教学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并背诵全文。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其中蕴涵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点。

2、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感受作品凄凉悲伤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

感受作品凄凉悲伤的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白居易有:“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王维有:“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干百年来,亲人在歧路之情,挚友临离别之感,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之情唱之不尽,歌之不绝,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江淹的名篇《别赋》中的“别情”。

二、简介作者:

江淹(444—505),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少孤贫,后任中书侍郎,天监元年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临沮县伯,迁金紫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历仕宋、齐、梁三代。少年时以文章著名,晚年才思减退,传为梦中还郭璞五色笔,尔后作诗,遂无美句,世称“江郎才尽”。诗善刻画模拟,小赋遣词精工,尤以《别赋》、《恨赋》脍炙人口。今有《江文通集》传世。

赋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三、指导诵读:

此诗首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定一篇之基调,注意朗诵语调的急缓轻重。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四、品味探究:

1、在第二段中,作者的“帐饮东都”“送客金谷”“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等句子均化用典故。这些典故出自何处,有何作用?

明确:借用这些典故是为了体现出王侯公卿在离别时的场面十分宏大,十分奢华。然而虽然如此豪奢,在面对最终分别的时候,依然充满凄苦,眼含泪水! 

2、第四段,“辽水无极,雁山参云”二句,你是如何理解其中的含义?

明确:通过辽水、雁山代指边塞,两句意指前途渺茫、生死未知。和下文接下来的几句对于春日气息的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十分具有震撼力。

3、作者选取了求仙学道这一类人来写离别之苦,有何用意?

明确:求仙学道这一类人看透俗事,心中没有任何情欲留恋的,然而他们即使得道成仙,依然会在离去之时恋恋不舍,这就更突出了文章的主题,离别之情的痛苦,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

4、赋作开宗明义,然后选取类型,分别写了公卿之别、侠客之别、从军之别、去国之别、夫妻之别、仙道之别、情侣之别等各式各样的离愁别恨。你对哪种别情感触最深?请说明自己的理由。

五、小结:

《别赋》开头先声夺人:“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一声慨叹,充满了辛酸悲怆,高度概括了整篇作品所要表达的种种感受。文章不仅是作者特定情境下自然贴切的真情表白,又以其强大的心理涵盖力超越了特定情境,以先得我心的“理趣”而成为相同或相似境遇下人们共同的心声,可以说是代天下“有情人”唱出的一曲凄婉的心灵之歌!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别赋》。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离别”的看法,写一篇抒情小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如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