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法国与德国在解决欧债危机方面的政策分歧

(2012-07-17 17:11:16)
标签:

转载

史世伟

 

2009年10月希腊宣布其国债达到国内生产总值12%,从而导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主权债务问题迅速蔓延到爱尔兰和葡萄牙,最近以来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国债再融资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欧盟和欧元区事务历来以德法为轴心。由于德国近年来经济表现良好,经济实力和财力雄厚,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中经济一枝独秀,所以在这次克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相对来讲,法国自身的国家债务负担和银行坏账压力较大,所以法国的话语权受到削弱。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齐虽然在一些问题上与德国有分歧,比如在2013年生效的永久欧洲稳定机制(ESM)的功能方面,德国认为其应当是一个由各欧元区成员国资金担保的对陷入危机国家提供援助的机制,而法国则倾向于将其建设为一个银行性机构。但是在重大的方针上,萨科齐都与他德国姐妹党的默克尔总理亦步亦趋,无论是力主将力行节约和财政紧缩作为克服危机的主导战略,还是反对发行欧元债券,从而将问题国家国债共同体化。所以,当时观察家戏谑地用“默克齐“来称谓法国在债务危机上对德国的默契配合。

       在法国的默契配合下,德国政府经过危机爆发初期的犹疑后,开始发挥领导作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方面贯彻了自己的主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敦促欧盟25个成员国同意加入效仿德国“债务刹车”条例的“财政契约”(2012年1月30日)。德国政府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各成员国(包括德国自身)违背了欧元启动前通过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公约对政府举债的限制正是为了弥补欧元的所谓“设计错误”,即仅有共同的货币政策,而在财政政策方面仍然是各行其是。过度举债和缺乏财政纪律是债务危机的根源,从而威胁到欧元的稳定。因此,消减债务和整肃财政纪律是克服危机的关键,也是问题国家得到财政援助的前提。根据欧盟“财政契约”成员国要努力实现预算平衡或盈余。年度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不超过0.5%、公共债务总余额占GDP比例低于60%的国家允许适度超标。这一规定必须纳入各国宪法或者其他相应法律。对违规成员国进行“自动惩罚”。如果成员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GDP比例超过欧盟规定的3%和60%上限,欧盟委员会可直接对违规成员国采取惩罚措施。“财政契约”给予欧盟机构对各成员国财政预算一定的干预权力和对违约国的制裁权限,从而向德国倡导的“政治联盟”跨进了一步。

       “财政契约”被大多数成员国所认同被认为是德国的一次重大胜利。难怪德国联盟党议会党团副主席福克斯博士在一次小规模座谈中不无得意的表示,“财政契约”标志着欧洲联盟重新回到了稳定取向的道路上,从而对欧债危机的最终解决抱乐观的态度。

       但是法国社会党人奥朗德在2012年5月8日的大选中获胜,从而取代萨科齐担任了新一任法国总统,“默克齐”联盟就此瓦解,这使克服欧债危机的方针,甚至欧盟或欧元区的长期发展出现了新的变数。早在竞选中,奥朗德就一再对默克尔一味强调紧缩的方针提出质疑,他表示,如果他当选法国总统,他将重新就财政契约展开谈判,以便在该契约中增加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容。奥朗德反对财政紧缩、强调经济增长的方针得到一些欧盟国家,特别是南欧危机国家的赞同,德国在世界上的重要盟友美国和中国也对默克尔的方针表示一定程度上的担忧。另外,各国民众也对紧缩政策的成效表示怀疑。为了维护德法团结,在种种因素的压力下,默克尔做了一定的让步。

       在2012年6月28日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欧盟各国集体达成了“千亿欧元刺激计划”,通过对基础设施投资和中小企业促进计划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另外,德国意外地同意了可以运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ESM)等工具在一级市场直接购买西班牙和意大利政府债务,而无需所谓“三驾马车”的同意。当然如何操作的细节仍待商议。

       这次欧盟峰会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避免了由于各方观点和利益分歧而造成峰会失败,从而在危机的关键时刻维护了欧盟的团结。可以说,欧盟领导在坚持财政紧缩基本方针前提下,加大了财政刺激的力度。这是对德国倡导的方针的适度调整,而不是范式转变。另外,欧盟一方面做好了一些国家,首当其冲的是希腊,可能不得不退出欧元区,由此造成一定程度的金融震动的准备,另一方面,则尽量采取适当灵活的方式方法帮助西班牙、意大利这样的经济实力尚可的大国渡过难关。

我以为,一些观察家可能夸大了德法之间的分歧,实际上,在推动欧洲一体化方面德法是高度一致的。德法领导层都认为,在全球化和政治经济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今世界,欧洲联合是欧洲各国保持竞争力和生活水平的唯一出路。为此,他们必须协调政策分歧,找到最大公约数。况且,默克尔从来也没有反对欧盟的债务危机从根本上还需要通过经济增长来解决,她只是更加强调财政纪律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另外,法国已经同意签署“财政契约”,所以即便是奥朗德也必须受到契约规定的约束,不可能大幅度地为刺激经济增长而举债。从欧盟长期发展的前景问题上(即所谓的“最终目标”问题),德国可能比法国愿意放弃更多的主权给欧盟机构,甚至建立“欧盟合众国”,但是,德国领导也清醒地认识到,让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发展存在很大差异的欧盟所有国家(在巴尔干各国,甚至土耳其加入后差别更大)完全放弃主权,接受一个中心的管理是不现实的。所以,欧洲一体化不得不在分歧、磋商、协调、妥协的曲折道路上慢慢向前发展。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