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启明教育幼教育儿 |
分类: 教师教育随笔 |

“老师,我的衣服不见了!”听到顺顺的声音,庞老师赶紧走过去,“顺顺,你睡觉前把衣服放到哪里了?”顺顺说:“我就放在我的小椅子上了,可是起床就不见了……顺顺越说越着急,差点儿哭起来。庞老师赶紧和孩子一起找,左找找右找找,椅子上没有,地上也没有,书包里也没有……真是奇怪,能去哪儿呢?正在庞老师焦急万分的时候,她突然发现晴晴领子那里露出一个红色的衣角,而晴晴旁边的小椅子上还放着一件衣服。庞老师连忙问顺顺:“你的衣服是红色的吗?”顺顺点点头。庞老师请晴晴拉开拉链露出里面的衣服,顺顺惊讶地喊道:“你穿了我的衣服!”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顺顺的衣服掉到了地上,晴晴分不清是别人的衣服还是自己的衣服,就穿到自己身上了。

晴晴之所以会穿错衣服,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物品还分辨得不清晰,所以有时候会误把别人的衣服当成自己的了。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让孩子对自己的衣服更熟悉:
夸一夸孩子的衣服。每天早上迎接孩子入园时,老师会夸一夸他今天的衣服很特别,有哪些图案,从而加深孩子对自己衣物的印象。
玩一玩猜衣服游戏。


午睡时间到了,亮亮尝试自己脱上衣,但是脱完袖子后,衣服卡到脖子那里了,亮亮尝试了几次还是脱不下来,就开始边哭边说:“哎呀,这个怎么脱,我都脱不下来!”看到这种情况,孙老师赶紧走过去告诉亮亮:“亮亮,没关系的,老师来帮你。”孙老师一边帮孩子脱衣服,一边跟他说:“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当接受别人的帮助之后,你要说谢谢。”
衣服脱下来之后,亮亮不哭了,孙老师抓住机会强化刚刚学习的内容:“下次还不能脱衣服的时候,要怎么办呢?”“请老师帮忙,还有,向老师说谢谢。”

让孩子学会求助。在孩子刚开始尝试练习自己穿脱衣服时,老师会提供必要的协助,尤其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告诉孩子这时候可以主动请求他人的帮助。
帮孩子练习技能。午睡前,老师一般都会示范正确的脱衣服的方法,让孩子了解到脱衣服要按照由下到上,鞋子、袜子、裤子、上衣的顺序,对于套头衫这样的上衣,老师还会重点一对一指导,帮孩子练习。经过反复的练习,孩子就可以掌握这项生活技能了。

午睡后的起床音乐响了,刘老师打开灯和小朋友们互道“下午好”。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小朋友纷纷起床相互间好,叠好自己的小被子后便离开床开始穿衣服。可是,凡凡还坐在自己的小床上,小被子盖着自己的大腿和脚,想翻身起来时看见其他人在看他,他又坐下了,看着他的动作,刘老师有点疑惑。于是,她走到凡凡的身边,问:“凡凡,有事需要我的帮助吗?”凡凡摸摸后脑勺,摇了摇头,刘老师说:“那你现在可以起床去穿衣服喽,要不然一会该感冒了。”
凡凡睁着大眼睛局促不安地看看刘老师,紧接着拉了拉被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刘老师,我梦见发大水了,我的床湿了。刘老师明白了,她拍拍凡凡的后背说:“我明白了,没关系的。”然后去凡凡的书包里取出干净的裤子,帮助他换下湿了的裤子。把湿裤子和被褥打包好以后,刘老师又来到凡凡的身边,悄悄地和他说:“如果下次再有小便,不管是在干什么,你都可以示意老师说自己想要上卫生间。另外,下次午睡之前,你记得去上一趟卫生间,这样就不会再发大水啦!”凡凡看看刘老师点了点头。这一小插曲之后,在下午的活动中,凡凡又恢复了之前的开朗。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自尊心也有了不同的体现,所以当听到凡凡说“发大水了,我的
床湿了”之后,老师为了照顾他的自尊心,并没有直接指出孩子尿床的事实,而是安慰孩子没关系,让他换上干净的衣服,并且教孩子遇到这种问题时的解决办法。为了减少尿床行为的发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常提醒。在每次活动结束之后或者午睡上床之前,提醒孩子先上一下卫生间。
教孩子主动表达需求。如果入睡以前还想小便,可以举手告知老师自己的意愿,这样就可以避免这种“发大水”的情况啦!

午饭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有序地洗好了手,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但是柴柴这时候坐在椅子上捂着肚子一动不动,刘老师急忙走过去询问他:“柴柴,你怎么啦?”“我,我……我肚子疼……”于是,刘老师赶紧带孩子去了保健室。大夫检查完后没有发现柴柴有什么问题,刘老师只好联系他的妈妈,让妈妈将孩子接回家进行观察。晚上放学后,刘老师还是很坦心柴柴的情况,联系了柴柴妈妈,才知道柴柴“肚子疼”是因为他想大便,但是他还从来没在幼儿园里大便过,所以一直忍着,才会肚子疼。柴柴一回到家马上冲进了卫生间,大便后也就没再说肚子疼了。

因为柴柴对幼儿园的环境没有安全感,对如厕环境感到紧张,所以才会拒绝在幼儿园里大便。除了因为不熟悉环境而拒绝上厕所的情况以外,孩子对在幼儿园大便有着莫名的恐惧,比如因为不会脱裤子,担心排便时会弄脏裤子;在家大便后都是大人帮忙擦屁股,还没有学会如何擦屁股;在家里上厕所时都有人陪,但是在幼儿园去大便时,厕所里只有自己一个人……综合这些原因,孩子在幼儿园大便的问题上也要经历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老师和家长要找到原因所在,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应对这个小麻烦。
帮助孩子熟悉如厕环境。要带领孩子更加熟悉卫生间的环境和设施,并耐心地给孩子讲解大便后的操作流程和方法。幼儿园一般都会利用孩子熟悉的动物或卡通形象对卫生间进行布置,将卫生纸放在明显的位置,强调冲水按键位置,减少孩子大便后不知所措的紧张感。
学习正确的如厕方法。在幼儿园里,老师一般会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让孩子意识到大便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并教孩子学习正确的如厕方法。首先,可以用提问引起孩子的兴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是怎么便便的呀?”随后,选取相关的故事和孩子分享,讲解后向孩子提问:“刚刚小动物们发生了什么呀?”“你能说说自己想去拉便便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吗?”“小动物们便便后的每一步是怎么做的呢?”最后,将故事延伸到孩子的生活中,带孩子进行如厕练习,并告诉孩子想大便时随时告诉老师,前几次老师可以陪着他,渐渐帮他过渡到可以自己独立去厕所大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