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工作坊回顾|想要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要构建一个怎样的儿童形象?
标签:
启明教育育儿探究工作坊 |
分类: 园内外活动 |

活动前杨园长给各位家长简单介绍了家长工作坊的开展目标和启明七号园的情况。
这一期的家长工作坊由启明教研中心的专家团队和七号园共同开设,是分三个阶段进阶提升式的系列工作坊。旨在帮助家长们理解孩子在探究中是如何主动学习和发展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规律,提升亲子教育能力。

孙老师用小游戏:大调查-我想了解你快速破冰,不但让参加工作坊的各位家长走动起来,还通过找签名的方式使大家快速相互熟悉。


一位家长说: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找我签过字,感觉像在签售会似的!

这个小小的游戏可不仅仅是让家长之间相互熟悉和了解那么简单,之后孙老师带着大家回顾游戏中使用到的技能,让家长们浅显而又直观地明白活动创设以及开展形式对于参与者的发展方向和能力培养有多么重要。这也是启明探究游戏课程区别与传统课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接下来,家长们就“在你眼中,理想的儿童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在我们的眼中,孩子是“天真的、聪明的、勇敢的、阳光的……”即使是调皮也调皮得可爱的,而且,家长们能举出很多很多例子,对这些特点进行证明和诠释。


可实际上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真的如我们认为他可以具有的形象那样对待他吗?
孙老师通过她观看的一档美食栏目中经常出现的孩子吃饭的画面截屏四张图片,让家长们通过找异同,发现:生活中,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并不相信孩子,不相信他们具有我们所认为的那些美好形象。

通过澳大利亚Mia-Mia日托中心一位3岁幼儿玩锯子的案例视频和孙老师浅显易懂的解析与举例,家长们认识到:如果相信孩子具有我们所认为的儿童形象,就要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因为“有能力的”和“能”之间还有一个距离,需要家长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辅助孩子把他们所具有的能力挖掘出来,从而成为我们所认为和期望的样子。

启明的教学活动建立在相信孩子是好奇的、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这样的儿童形象基础之上,通过由儿童主导发起的探究活动,促进他们的发展。
构建了儿童形象之后又该如何辅助孩子呢?
接下来,通过一个小练习——孩子学穿衣服的小视频,大家分组讨论:如果您是这个孩子的家长,接下来该如何做?
是不是所有的办法都适合目前孩子的需求?这个目标孩子目前是否能够达到?
通过问题引导,让家长们明白老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所要考虑的“孩子最近发展区”等理论层面的问题。这样的方式,不但让家长快速理解老师们平时所说的一些幼教专业知识,同时也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最后,孙老师给意犹未尽的家长们布置了回家观察孩子录制视频的小任务,为下一次的活动储备素材。(这一次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参加的家长赶紧扫码报名参加第二次活动哦!)
工作坊让园方与家长们进一步达成育儿共识,同时为家长们提供了育儿的理论依据与方向。
活动后,一位妈妈对小编说:“希望园方以后多做这样的活动,最好不要有名额限制,让我的家里人都来参与,帮助我们全家达成教育共识。”
其实,这正是启明一直在努力的:
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更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建立“孩子-家长-老师”为一体的社区型幼儿园。
支持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通过多元的主题设计,为幼儿创造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物质与精神环境,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18项思维技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