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主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标签:
启明幼儿园启明教育启明教育集团启明新课程幼儿自主权 |
分类: 教师教育随笔 |


在启明新课程的一日流程里,有一个孩子们每天非常期待的“一日问题”环节。老师每天都会结合教学主题设计一个开放性问题,同时出示三个或四个备选答案,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决定选择任何答案,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开学初的一次情境再现:
当天是《海洋》主题的一日问题:你想和谁一起去旅行?备选答案是:猴子、鸟、马
A幼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猴子,边贴名卡边说“我选择猴子,因为旅行的时候猴子可以帮助我摘香蕉。”
B幼儿把名卡先粘在猴子卡片下面,又拿下来粘在马卡片的下面,老师问:“你为什么选择马?”他说:“我本来都想选,但是我只有一个名卡,所以我选择马,因为旅行的时候骑马跑的快。”
C幼儿站在一日问题板前半天不吱声。妈妈着急地说:“你倒是选啊,你看A都选完了,你怎么这么磨叽啊?”
D幼儿站在一日问题板前,正在犹豫把名卡放在哪一栏,爷爷说:“随便粘上就行啦,别挑啦,该吃饭了。”
E幼儿在问题板面前犹豫不决:“这些我都不想选,我只想带着我的玩具熊去旅行。”于是把名签贴在了空格里。
……
面对开学初课程开展的现状,督导部认真组织教学研讨,对于自主选择的目的意义以及一日问题环节的引导进行梳理,形成了如下的建议:
自主选择是指通过自身的条件、主观感受以及经历对事物做出判断,做出最终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成人把选择的权利放给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并承担选择的结果,以此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和责任感。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注重幼儿选择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对幼儿个体的尊重,也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良好方法。
孩子在选择一日问题时,孩子们会运用回忆、比较、想象等多个思维技能;在表达自己选项的时,孩子们会运用他们已经掌握的词汇;在倾听别人表达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了解别人理由,学会换位理解他人,接纳他人的角度。
这个环节重要的不是孩子们选择了什么,更为重要的为什么选择,孩子选择的答案没有对与错,任何理由都会被接纳;理由没有好与坏,任何讲述都能够被倾听。于是孩子们就会更加自信,愿意阐明自己的角度,也愿意听到别人的声音。逐渐形成想说,敢说,爱说,会说的语言表达能力。
每个孩子发展的速度都不一样,所以当孩子们面对选择的时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孩子迅速而坚定,有的孩子犹豫不决,有的孩子怯懦胆小……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和教师要接受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这是因为每个孩子曾经的经验不同,对于事物理解的程度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如同四季有花开,有的花开的早些,有的花开的晚些,先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够感受到在安全的环境中,慢慢地绽放。
孩子的一日生活中,选择无处不在,如果家长和老师们理解了幼儿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就要创设机会让孩子们选择。比如:不要埋怨孩子早上挑衣服,而是前一天让她自己根据天气预报提前选择服装。不要为孩子不收玩具而苦恼,游戏之前让他选择:你想玩20分钟,还是30分钟?不要担心饭菜端到餐桌上他不爱吃,做饭前先问他:你想吃面条还是饺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也可以给孩子们很多选择的机会,比如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在教室中的座位,自己选择书友,自己选择成长的档案的内容。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不懂得思考,当给他们选择机会的时候,幼儿表现出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会让我惊叹。当孩子有了选择的机会,他就会感到受尊重,从而逐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很多时候,我想给孩子们选择的机会,但是又担心孩子选错了结果。在一次幼儿园组织的“玩具大置换”活动中,孩子们自主地和其他幼儿交换自己的玩具。明明用自己的大汽车换来了一本已经有些破旧的绘本故事,奶奶看到说:“你怎么换了这么一本破书,咱们的大汽车可贵呢,你赶紧换回来,你可吃亏了。”孩子拿着手里的书不想换,奶奶说“赶紧看,赶紧看,看完了我带着你把大汽车换回来。”
在孩子的心中他们还没有对于价格的判断,他们只是在遵循内心的需求,家长不要过多干涉。开始可能孩子们还不知道如何选择,慢慢他们开始理解选择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并学会选择。成人有必要反思:这是真选择吗?还是假选择?是被监控下的选择?还是随时被成人修订的选择?如果孩子感受到她的选择会被评判,那么他们在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是否会被爸爸妈妈批评,老师是否会认为我的选择不对?小朋友会不会嘲笑我的选择?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是不可能培养真正的自主选择能力的。
由于幼儿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