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英语教学是涉及全科的综合教育活动
一、幼儿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1. 教学目标、双语教育的需求及内部动力不清晰。
双语是指个人或集团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一般只会语言不会文字。双语现象一般出现在多民族的国家里,同时是使用不同的民族语言。两种语言在社会都在使用,其中一种语言使用频率比较高。
在我国,汉语是母语也是官方语言。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语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当中。但是,英语语言使用环境相对较少,英语的使用率较低。因此,即使是大学毕业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都很难做到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无障碍地交流。
可见,语言环境对于外语学习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幼儿园实施汉英双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双语幼儿,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幼儿园要明确幼儿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培养幼儿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决不能单纯以迎合家长需求及盈利的目的开展英语教学。要明确幼儿发展需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实施教学。
2. 现有幼儿英语教材内容不能很好地支持幼儿英语学习的需求。
现有的幼儿英语教材分为两种,一种为从国外引进的幼儿园活动课程;一种为国内自主编写的教材。前者对于中国幼儿来说由于是非母语的学习,语言环境等因素不太适合大多数双语园英文教学的要求。后者则由于没有统一的教育指导方针作为标准,而使教材内容的编写随意性比较强,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缺乏连续性。
3. 现有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实施者由于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英语教学的实施者多为英语专业的教师。此类教师在英语语言的表达上基本能够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但在幼儿教育理论,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需要的把握上比较欠缺。体现在英语活动的设计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幼儿发展需求及年龄特点,教学活动目标不明确等。
4. 幼儿英语教学形式。现有幼儿英语教学形式基本分为两种:一种集体教学,一种为一对一辅导。集体教学多为幼儿园及培训机构采用的形式。幼儿园由于幼儿人数、师资等情况基本上采取集体教学的形式。教师为专职英语教师,每天进行一节或一个时段的英语课程。一少部分幼儿园采用浸入式英语教学模式,每班配备英文教师开展半日英文教学及生活活动。
5. 英语教学以游戏活动为主,但在游戏的设计上缺乏与教学活动目标的联系,游戏设计比较随意很难满足幼儿语言学习及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英语教育实施者幼教理论的匮乏,使得英语游戏的设计只追求娱乐性、忽略幼儿的感受及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游戏的设计是独立的,游戏与游戏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使得游戏缺少连续性,对幼儿语言的学习促进作用不强。
6. 英语教学内容涉及领域单一,与幼儿实际生活有脱节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幼儿所学内容与幼儿生活联系不紧密,所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较少。
二、 幼儿园英语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英语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要紧紧围绕于教学目标,活动设计要有意义。
案例:小班“家庭”主题。教师将不同的家庭成员以Family Tree的形式出现,帮助幼儿理解人物关系。同时,请幼儿将自己的全家福合影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们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语言重点:My mommy/daddy/grandma/grandpa.)
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幼儿对Family Tree的形式非常感兴趣,由于是自己带来的家庭照片使幼儿在情感上更容易理解教学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幼儿全家福的照片制作成英文主题环创“My Family”,使“家庭”的主题活动得以延续,并与幼儿进行互动。
2. 英语活动的设计要尊重幼儿母语及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英语教学中的游戏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及英语基础。一些游戏的设计要么忽略了幼儿已有经验,幼儿对游戏不能理解;有些游戏比较复杂,教师在叙述游戏规则的时候语言过于复杂不利于幼儿理解与实施。因此,设计英语游戏时要结合幼儿所学及已有生活经验。将幼儿学习的内容进行整合,使游戏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案例:大班“四季”主题活动,教师结合幼儿已有生活经验及常识设计了“The Four Seasons”的教学活动。大班幼儿对四季的理解已经比较广泛了,教师从四季的天气、服装、活动、节日四个方面请幼儿选择相应的季节,并进行语言的表达。(Summer is hot. I need coat in winter. Christmas is in Winter. I fly a kite in Spring. Thanksgiving is in Fall. Etc.)
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大班幼儿对天气、服装、节日和活动有了亲身的生活经验,因此,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幼儿表现出自信、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教师教授新单词“四季”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利用天气、服装、节日和活动向幼儿说明不同季节的特点,帮助幼儿理解。d
3. 英语活动是涉及各个领域的综合活动。通过不同领域的游戏活动拓展幼儿英语学习的内容及对语言运用的能力。
例如:
动物的主题活动:比较高矮、大小。(科学领域)
颜色的主题活动:颜色的排序,美术活动.(科学领域、艺术领域)
四季的主题活动:分类游戏(科学领域)
食品的主题活动:购物、就餐、医院等主题的情景游戏(社会领域)
感恩节(节日)主题活动:感恩节戏剧表演(艺术领域)
案例:中班“购物”主题活动设计:
活动一:(语言活动)利用实物、卡片教授幼儿单词,To Market 儿歌。
活动目标:学习与主题相关的英语内容
活动二:介入情景:利用区角开设超市(社会活动)

活动目标:利用情景游戏,激发幼儿英语语言的运用。
材料准备: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经验选择幼儿已知英文名称的物品,如:各种水果、食品等。准备“cashier”的胸卡、购物筐等物品。
活动过程:
l 教师扮演售货员,请幼儿手持购物筐进行购物。教师做示范。
Cashier: Want do you want to buy?
Customer: I want to buy some ….
l 请每名幼儿单独与教师进行对话练习
请幼儿分别扮演Cashier和Customer进行练习。
活动三:(教师环境创设)
目标:与主题结合为幼儿创设英文主题环境
拓展内容:创设英文角。教师根据设置的情景,将幼儿购物时的过程拍成照片,分成四个步骤表上所用的英文对话,布置在小超市内
拓展句型:
Customer: How much is this? 这个多少钱?
Cashier: It’s ___ yuan. 这个...元
A: What did you buy? 你都买什么了?
B: I bought a ___. 我买了....
材料准备:提供钱币、儿歌、购物过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 教师展示购物过程,重点重复所用语言重点。
2. 请幼儿尝试用手中的钱币购买物品,在购买过程中使用购物英语。
3. 教师将幼儿购物的步骤以照片的形式拍摄下来,配以英文作为英文互动内容。
How to shop in the supermarket?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Go in the supermarket Cashier: Want do you want to buy? Customer: How much is this? I bought a ___.
Customer: I want to buy some …. Cashier: It’s ___ yuan.
延伸活动:设计价目表--Price List(美工活动)
材料准备:打卡纸、绘画纸、剪刀、胶棒、彩笔等。
活动由来:请幼儿扮演售货员、顾客。在活动过程中,收款时售货员与顾客在商品的价钱上产生了争议。
教师根据出现的问题,提议大家一起制作一张价目表。
活动过程:
1. 教师请幼儿把超市里的物品画在纸上并剪下来。
(幼儿自制价目表)
2. 在大卡纸上写下“Price List”, 请幼儿把所画的物品贴在价目表上。
3. 和幼儿一起讨论商品的价格并将价格写在相应的商品旁边。
Teacher:How much is the apple?
Children: It's 3 yuan.
4. 请幼儿在游戏时根据价目表付款。
活动五:情景剧 (艺术活动)
设计思路:根据幼儿学习情况,设计一个情景:周末妈妈要给孩子们做好吃的,但是家里没有吃的了。于是妈妈提议和孩子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卖完东西后回到家,爸爸问孩子们“你们都买了什么?”孩子们高兴地告诉爸爸。大家在一起唱起了歌曲。
活动目标: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鼓励幼儿能够有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的表现欲创造。
材料准备:商品若干、购物筐幼儿人手一份、钱币人手一套、To Market, I like candy 儿歌、录音机。(附:英文情景剧)
Sun Class Play
All: Let’s go shopping!
Song: “To Market”
Mom: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Lily: I want to buy some …
Mom: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Jolin: I want to buy some …
Mom: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Jacky: I want to buy some …
Mom: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Alier: I want to buy some …
Lily: How much is this?
Cashier: It’s ___ yuan.
Jolin: How much is this?
Cashier: It’s ___ yuan.
Jacky: How much is this?
Cashier: It’s ___ yuan.
Alier: How much is this?
Cashier: It’s ___ yuan.
Song: “To Market”
Dad: What did you buy?
Lily: I bought a ___.
Dad: What did you buy?
Jolin: I bought a ___.
Dad: What did you buy?
Jacky: I bought a ___.
Dad: What did you buy?
Alier: I bought a ___.
Song: “I Like Candy”
All: Goodbye!
如上,“购物”主题活动在设计中不同领域的相互渗透,使得教师的教育目标得以实施。同时也充分体现出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4. 通过向幼儿介绍西方传统节日及典型代表国家,拓宽幼儿文化视野,通过不同的形式感受语言。活动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就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幼儿期阶段,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但如果能够通过了解一些传统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做对比就能比较直观地使幼儿感知他国文化。
例如:感恩节主题活动。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向幼儿介绍感恩节的由来,使幼儿了解西方传统节日,并理解“Thanksgiving”的含义。
活动一:故事“Thanksgiving”。
活动目标:通过故事,使幼儿了解感恩节的由来。
活动二:重点单词讲解
活动目标:学习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及典型句型
活动三:谈话活动:感恩节
活动目标:通过幼儿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们分享,初步了解西方传统习俗。
活动四:表演“感恩节的故事”
活动目的:能够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的表现。
在活动的设计中,教师根据幼儿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点将较为复杂的节日由来变成幼儿容易理解的小故事。不但浅显易懂,有激发了幼儿对感恩节的兴趣。同时,教师注重在活动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关于感恩节的内容并与其他幼儿分享。最终,以戏剧表演的形式展现借用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幼儿感受更好地感知英语语言的运用。
(二)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
在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中,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
1. 英语教学的连贯性。英语教学同中文教学一样,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不同年龄段的教学目标是逐步递进的,为幼儿语言使用打好基础。如:食品主题。小班教学目标:认识不同的食物知道英文表达方式及食物的外部特征。中班教学目标:在小班的基础上知道食物的不同种类,通过不同的中、西方节日了解中西方典型代表食品。大班教学目标:在中班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游戏活动,如:设计食谱、餐厅就餐等情景游戏。
2. 英语教学的重复性。必要的重复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幼儿在学习外语时,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较少。在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时只有达到一定数量的重复才能使幼儿语言产生记忆。因此,在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中要注意新旧内容的交替。同时,在设计时教学活动时60~80%都应该是幼儿熟悉或已知的内容。
3. 英语教学中语言的准确性、统一性。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准确性、正确性至关重要。在幼儿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的设计要简单、易懂,并保证高度的准确性。因此,教师在英语能力及专业性上要到达一定的水平,或聘请母语为英语的外籍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4. 英语教学中指导语的丰富性。在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教师应在教学中使用丰富的语言,使幼儿充分感知语言。如:在表达“大”的含义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可能涉及到的词汇:big, large, huge。并利用具体形象的实物帮助幼儿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并能结合自身已有经验进行运用。
三、幼儿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在英语教学活动当中。与幼儿自发游戏活动不同。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带有较强的目标性,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出来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的英语教育是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但绝不是独立的教学科目。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学习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生活、学习的需要。幼儿园的英语教学是渗透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幼儿园英语教学也要达到单语言教学的非语言目标。
1. 英语教学中游戏的特点:
l 在教学中的游戏活动是教师发起的,具有一定的教学目的的游戏活动;
l 游戏具有趣味性,能够引发幼儿参与英语活动的兴趣;
l 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游戏设计要尊重幼儿已有的生活、社会经验与认知水平;
l 幼儿在参与英语游戏中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
2. 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l 幼儿在英语游戏活动中进行语言的练习与实践。
案例:小班英语活动《水果》,教师设计了给小动物分水果的游戏活动,请幼儿给不同的小动物选择不同的水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请幼儿说一说小动物都得到了什么水果,达到练习不同水果名称的教学目的。(语言点:who likes banana? Monkey likes banana.)
幼儿在游戏中复习了所学过的有关动物的内容,使得“水果”主题的学习与之前学习的内容建立了联系,使得语言的联系富有了实际的意义。
案例:中班英语活动《购物》,教师为幼儿设计到超市购物的游戏活动。使得幼儿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使用“What do you want to buy?”,“I want to buy...”,“How much is it?”等相关句型。
l 幼儿在英语游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加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
l 幼儿在英语游戏活动中获得与人交往及交流的机会。
现在很多英语游戏活动多为“老师说,孩子做”的指令性游戏,如:听到单词,将图片找出来;萝卜蹲;教师对某一物体进行描述,幼儿猜,等。这些游戏对幼儿的听力有很好的练习作用。但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幼儿主动与人交流及有效交流就比较少了。如:教师在教授句型的时候,通常会采用:老师教,幼儿模仿。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经过反复的练习幼儿能够很熟练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忽略了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游戏,让幼儿在相对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语言的学习,既能帮助幼儿理解语言、语境,也能增加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案例:小班“水果”主题活动。教师设计果汁店的游戏活动,请幼儿和教师一起将水果榨成果汁,每名幼儿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果汁在果汁店售卖。教师和幼儿一起在幼儿园张贴海报请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到果汁店品尝果汁。本班幼儿负责向前来品尝的小朋友介绍每一种果汁,进行语言的练习与互动。
在游戏的设计中,教师设计的果汁店环节为幼儿提供了很好的与人交往的机会。交流的过程自然,同时又给每名幼儿与人交往的机会。为了能让小朋友们都品尝自己的果汁,孩子们都很主动地向小客人们介绍自己的果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l 幼儿在英语游戏活动中是参与者、创造者。
在许多的英文游戏的设计中,幼儿多为参与者。按照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活动。幼儿游戏的自主性较弱,缺乏创造性。在语言的学习中,运用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如何能够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尤为重要。
案例:大班英语主题活动“运动”(Sports)。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单词:craw, jump, clamp, run. 使用户外体育器械(垫子、圈、拱形门等)设计一组器械的竞技游戏。教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请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设计自己的竞赛器械。讨论后将自己的设计摆在场地上,并向其他的组的幼儿进行介绍。幼儿在不同的跑道上进行尝试、比赛。
在这个游戏活动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幼儿将学到的语言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在活动中根据大班幼儿合作化的共同学习的活动方式,为幼儿增加了幼幼互动的机会。同时,在介绍自己组设计的环节,又为幼儿提供了当众表达的机会。通过自己设计赛道的环节,激发幼儿运用语言,创造语言的欲望。摆脱了幼儿简单模仿教师语言的单一学习方法。
四、环境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环境支持分物质环境和语言环境两个部分。在幼儿园,教师根据教学主题为幼儿设计相关的物质环境。其中包括:
1. 主题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所学主题内容重点呈现在主题墙上,创设相关情景便于幼儿复习、练习,体现幼儿的学习轨迹。
2. 区域英文游戏。
l 表演区:教师结合英文故事,在表演区开始英文剧表演活动。
l 语言角:教师将句型做成句型卡,请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l 角色扮演区:教师模拟真实生活情景,幼儿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及学习内容开展英语游戏活动,如:超市、餐厅、邮局、医院等。
3. 生活环节。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英文环境创设,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英语的渗透活动。如:盥洗环节、进餐环节、过渡环节等。
4. 园所公共环境创设。结合西方节日进行环境创设,使幼儿在感知西方文化传统的同时激发幼儿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5. 语言环境。在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中,语言环境尤为重要。在英语教学中,为幼儿提供纯正、良好的语言氛围对幼儿学习英语非常重要。因此,英语教学的实施者应为母语为英语或具有一定英语语言能力的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以英语为交流工具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五、幼儿英语的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1. 教师有目的地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是幼儿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
2. 一日生活有益中英语的自然渗透是幼儿学习英语的补充手段。英语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在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英文的氛围。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语言的渗透。如:来园、离园环节、过渡环节的组织等。
3. 利用西方传统节日,增加幼儿对西方文化的感知从而促进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主题活动。
4. 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学习英语的最好形式。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语言使用的语境与环境,并为幼儿语言的纵深发展提供实践机会。
六、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1. 教师是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游戏的设计者。
2. 教师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给予幼儿游戏的指导更要参与到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教师作为参与者在活动中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
3. 教师是英语活动中幼儿活动的支持者。
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但要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小结:在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需求。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英语的环境与语言氛围。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游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设计、使用游戏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幼儿已有生活及母语的经验。同时,英语教学活动是渗透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不能与各个领域割裂开来独立存在。作为英语教学的实施者要,要把英语教学作为一项综合活动结合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者要不断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在语言上保证高品质,在业务上保证专业性。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游戏”这一重要的手段,是幼儿园的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成为幼儿愿意参与的教学活动。为幼儿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打好良好的基础,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一章:学前教育机构语言教育及其研究,P13,华东示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二版
2. 黄衍玲《幼儿英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一章:幼儿英语教育概述,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
3.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第一编:儿童发展视野下的儿童游戏,第二编:教育学视野下的儿童游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二版
4. 李生兰《学前教育学》,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活动,P154,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二版
5. 戴文青《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运用》,第六章:语文区的规划与运用,P125,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作者:孙晓斌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