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教育幼儿园育儿早期教育环境启明幼儿园 |
2009年8月13日,宣发部谈苏老师在启明·明悦峰景双语幼儿园对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汪荃老师就实施北京市教育科研课题《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情况进行了采访。
采访的实录如下:
谈:汪荃老师作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专家,一直致力于幼儿园游戏与环境的研究,您在众多的优秀幼儿园中选择启明·明悦峰景幼儿园作为全国首家研究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地,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汪:首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是北京市政府学前教育的智囊团,是引导幼儿园向科学方向发展的机构。我研究了近几十年幼儿园的游戏与环境,出了3套相关书籍,但一直是纸上谈兵。学前处处长张晓红支持我做一家实体幼儿园,把我的理论变为现实。基于此,政府特批了一笔科研经费,这笔科研经费不像其它经费一样在审批中被削减。所以,说明政府对此项研究的重视程度。而我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由于体制的问题,我更愿意找与我的想法契合的,对教育环境感兴趣的,愿意办一所在环境上非常好的民办幼儿园。
谈:比如说什么样的想法呢?
汪:最大限度的利用环境,为了给孩子和老师创设最方便、最适宜的环境,而不太考虑花钱的多少。我们知道,有些幼儿园是抱着赚钱的目的进行经营的,觉得在环境上花钱不多,照样能够招到孩子,照样能够运行。这样的幼儿园不想培养孩子与环境互动的能力。所以说,我和启明在为孩子和老师考虑的方面,其理念互相契合的。
我实施的是这样一个环境——育人为本。我先要以老师为本,我不希望老师用更多的时间来搬东西,比如玩完游戏后,要搬动柜子;睡觉时要搬床。老师不是搬运工,老师应该利用更多的时间,跟孩子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互动,这才是老师该做的。我想做的就是利用环境解放老师的手脚,做她该做的事。如果老师的时间都用于搬来搬去的,教育孩子的目标怎么体现?而对于孩子来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放在游戏上,他的游戏水平才会提高。而如果今天玩的建筑区的积木被拆了,明天又从新开始,孩子永远在重复,因为时间短,他不可能有所突破。方便的游戏柜却会给孩子和老师带来更多的玩的时间,孩子玩的时候,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示范,孩子的发展当然是更好的。另外,我们去英国的时候,他们的玩具就是教具,所以我就要做可以当教具的玩具——比如两个长方体摆在一起就是一个正方体等等。
谈:为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课题,您做了很多准备,能不能说一说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主要的特色吗?
汪:我从83年开始,就开始做游戏,想法几十年了,就是没有这么一个环境。国外重视幼教,对我有些启发。但是咱们寸土寸金,精打细算。所以,这个课题是吸取国外的好经验,深深植根于中国国情的。
这个课题的由来,特别简单,在2006年的时候,北京市学前处处长张晓红鼎力支持我做这个项目,很快就批了,所以说学前处特别愿意做。而我必须还是要找到合作幼儿园,把我的理想变为现实。通过与启明的沟通大家明白了我的理想,于是开始实施了这个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玩具柜是教科书,要成为教科书,就要跟教育结合。有目的、有计划对儿童施加影响。利用玩具实施对幼儿的影响。而且一定要把环境育人当做教科书。为什么蒙台梭利教具就贵啊?他的每一件玩具都是教具。而我们在选择玩具的时候,就要发挥让玩具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托班的玩具颜色就要柔和,比如要粉色,这就是适合孩子的,让他心里舒适,让他眼睛舒服。而小班已经能够有认识颜色了,所以要选择纯色。小班孩子是直觉形象思维,不用特别安排课程和教具,只要让孩子把红色的玩具放在一起等等,孩子就认识了颜色。这是很自然的教育,但是玩具必须是到位的。如果颜色不纯正,就说不上教育了。再比如,对于几何形体,小班是规则图形,到了中大班就是不规则的,所以,玩具即教具。我们做的这套积木,每一个积木的重量如果是一样的,那么就可以利用天平做守恒练习。
我们的这个启明·峰景幼儿园最终是为北京市幼教事业服务的。如果我连玩具到教具,全都准备好,那么你们就是基地。
谈:我听到您的讲话里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那么带着这种理念的启明·明悦峰景幼儿园,相关的人得到什么样的益处吗?
汪:我们作为第一所试验园,在这个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享受环境带给他的一切,从一般的角度来讲,老师有更多的时间能与孩子进行积极的互动。所以,环境能支持孩子的探究探索。从孩子个人经历来讲,他会经历不一样的教育环境,每一个环境都会对他产生很好的影响。例如,小班是生活化的自然渗透;中班是自主化的游戏;大班是合作化的共同学习。从环境上来讲体现了这四种不同的课程。另外,这样大的资金投入,而收费并没有成比例的提高,对于峰景园家长来说是物超所值。
谈:最后,我想请您谈一谈与启明的高层管理人合作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汪:我感觉启明作为民办园,与一般的民办园很不一样,这是与管理层的素质和理想有很大关系的。跟他们合作的最大感受是:他们很从经费上支持真正的教育;他们有长远的追求,不急功近利,想办理想化的幼儿教育。
谈:谢谢汪老师,我们相信,今后的合作之路会越来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