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误读BEN HOGAN
(2011-11-08 18:32:33)
标签:
高尔夫技术体育 |
今天浏览SINA GOLF,看到有谈“本侯根绝招之威力”自然欣喜,然而大失所望;
其实也情有可原,现代人都能发掘出武松与潘金莲的深层爱情,读《五堂课》看出伦巴来也是正常的。
正所谓雅俗共赏者为好书也。
TIGER WOODS,ANTHONY KIM等也声称从HOGAN 那里受益匪浅,我看也只是借前辈只名而已,绝非洞悉其本质!否则不会伤筋动骨,(HOGAN车祸后仍然功力不减,可见TIGER用力不是HOGAN的方法)
现代研究者Ralph Mann的《终极人体挥桿》说“......是利用离心力来回正桿面触球......”,当然无数HOGAN迷也恰恰是寻着这条路走的,甚至感受到“绝招之威力”。各种教材也拿来就用,“甩”,“抽”成了HOGAN的代动词。
我提醒大家,HOGAN 的挥杆不是那样的!
有些假专家讲:无论什么样的挥杆,触球的时候,高手都是一样的。这是非常荒谬的!
Mr.HOGAN said : You could not see it unless I tell you where to look. 除非我告诉你看哪里,否则你是觉察不到的。
当然,练成金河珍也很好,谁也没说必须像BEN HOGAN那样打球。
写本文的意思只是针对那些敬仰BEN,并想深入研究他独特挥杆的朋友,提醒大家,HOGAN不是“......是利用离心力来回正桿面触球......”,看哪里?从BACKVIEW看,他右肘与身体的距离,就知道他没有把杆头甩出去!!!没有学会高等物理中COROIOLIS FORCE的朋友,请认真学习后再讨论,研究, 免得抬杠.Mr. HOGAN的伟大正体现在这里!
另外,还有些博友说,上杆好了,球就打好了。他们一定能证明1+1=100。
还是那句话,浮躁是现代人的通病,连娱乐都浮躁......
顺便回答一个读者的评论,所谓单平面,双平面仅仅是一种对不同模型的称谓而已,差几度是双,小于几度是单,或者0度是单?好比有几根头发不是秃子的问题一样,秃子与常人差的是头发的生长能力.
从1PS/2PS引出的是对动力原理差异的探索!至少在我研究模型的过程中是有指导意义的,虽然它没有完全解释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