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形式与内容

(2010-07-13 20:52:12)
标签:

高尔夫

技术

体育

分类: 杂谈

形式与内容是文化的两个面,好像物理中讲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GOLF也是这样,没有一定的形式,是无法体会在该形式下的动力链,因为经过杠杆作用向远端传递的动力(力矩)是需要一定的身体形态才能形成并被感受到的。孩子练钢琴必须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否则一旦形成了错误的指法,今后是无法演奏快速音符及正确的力度控制的,此时是先有形式,再建立内容。

反之,同样的动力感受,因为不同人的生理结构,肌肉力量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外在形式。

节奏,一个常常被人拿来装大师的词汇,如果一个人只有在快节奏下才能感受到动力链,有何不可?

这又引出以前讲过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或者说是尽量少的误导,和尽量少的误解。

对于打过几年球的人,最难的是固有的动力感受习惯;抡习惯的人是无法体会鞭打的,抡得越好越想抡。

要我说,能稳定地抡就抡吧,本身就是图个高兴,赢几个钱图个乐。

 

此外,系统工程师与普通工程师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前者的目的是整个系统的效率最优,一般工程师追求单个/局部效率最大。人杆系统经关节连接,任何局部的超负荷贡献对整体都是破坏!需要通过结构(形式)加以协调。举个不一定恰当的例子,发展经济与调整经济结构的思考方法不一样。

 

再次强调:研究无止境,研究的文章不是点石成金的秘籍!崇尚简单快活的朋友尽可以对此嗤之以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