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科里奥利
科里奥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87
  • 关注人气:4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GOLF研究没有尽头...

(2009-05-26 11:21:43)
标签:

golf

技术

体育

分类: 技术

一直有一个久辩不清的话题:”打到70杆是否就知道如何打GOLF?”

已故围棋大师藤泽秀行在被问到如何解释当年说的“棋道一百,我只知七”这句话时,秀行先生立即反问:“我真的说过我懂‘七’吗?我只懂‘一’啊!”

这很符合爱因斯坦的比喻,你的知识好象一个圆,知道的越多周长越大,就越发现不知道的更多!

对GOLF的研究越深入,就越发现自己的GOLF知识实在是沧海一粟.

我问过一些朋友几个问题,比如杆面上横的凹槽是做什么用的,DRIVER杆面为什么用薄的金属材料.回答往往是,增加摩擦力,弹性好…

都是直觉和不求甚解的解释,(小学生的解释).

如果这样乱七八糟的解释在脑子里聚集着,怎么可能真正了解GOLF呢?更不可能举一反三了,交的学费也会没有尽头.

“释放”这个词被经常使用,可有几个能说清楚?没有存储哪里来的释放,存在哪里?怎么存?又怎么放?

向心力,离心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向心力是作用在杆上,而离心力作用在手上,而且只有在做圆周运动时候,作用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才可以这样描述.好象矢量运算没有在中学数学中,所以理解击球的物理过程小学生是不能的.

杆与左臂的角度打开,杆就一定在围绕左手腕转动吗?”又是直觉错误!

绿野流星谈到一个”懂”与”忘记”的问题,那些动作要领是很容易忘记的,因为太多了,又没有理解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不是”意念”,只是”感觉的描述”.所以那不是GOLF理论.

反之,挥杆意念也不是简单到”将球击向目标”那么空泛,

 

摘自<五堂课>

“高尔夫球中最为奇妙的感受,莫过于球手达到了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跟着自己的感觉打,每一杆的结果都是自己所预期的,不再像以前那样听天由命,球打得好或不好完全凭运气,之所以打每杆球,完全可以用简单清晰、不容争辩的原因来解释。”

“1946年,我的信心突然发生了变化,我感到自己每次都能打出好球,没有任何原因会使我突然大失水准。我猜想,支撑我信心的基础是:我已经完全停止做复杂的事情,因为我已完全清楚过分的细致是不可能的,担心既不明智,又没必要,所需要的只是固定最基本的几个动作。而且,这些动作基本上都可以控制,并且能执行得很好。我不懂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我知道,自己有那种感觉就能打出正常水平,即便我并不是每次都能处于最好状态,但球打得越来越稳定。技术进步的基石我已经认定了,打好球所要做的只是正确执行相对少的几个真正基本动作。”

那”几个真正基本动作”是什么呢?

当对GOLF的认知深入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剩那几个真正基本动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