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科里奥利
科里奥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87
  • 关注人气:4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REATING POWER

(2009-01-07 09:33:47)
标签:

golf

技术

理论

体育

分类: 技术

CREATING POWER     Binh Nguyen  

Date: 21 September 2007

  最近人们似乎对力量的源泉产生了困扰. 这似乎源自于当前职业和业余好手的不可思议的击球距离. 可是关于现代球手用技术方法提高力量的资料非常少. 本文旨在将一些精华进行汇总.

在GOLF圈子里,最古老的产生力量的方法之一是用下盘动作开始下杆(Hogan, 1957, p.90)包括甩胯式转动,先撞再转或主动的膝驱动< whether that may be a hit turn, a hip bump then turn or even an active knee drive >(Anderson, 2007).该动作的目的之一是保持或增加延迟释放(在顶点杆与左臂形成的角度) ,使杆头在加速到最大速度时候击球.

有一个知之甚少的方法由用柿木杆头创造世界职业比赛最远记录的 Mike Austin提出来.他的方法比下面的解释要复杂的多,基本的挥杆意念如下,与目前看到的PGA球手更多转动挥杆类型不同,胯是倾斜而不是转动, 在顶点杆面是非常打开状态, 而且杆是从顶点甩下来的,而不是象PGA教学中所讲的要落下来. (Reed, 2004, p.130)

许多使用下身引导下杆的人会忽略一个事实,人和人的体质不同,受到的限制不同. 例如,有些人可以形成很大转动幅度,而胸部肌肉发达的人就无法转动.

自此产生了 LAW的概念 (Leverage, Arc, and Width).基本上高个子能在挥杆过程中更加远离身体,因此能产生更大能量 (Arc); 有健壮胸肌无法完全转动的球手则使用宽的原则,发挥上身的优势. (Width); 最后,那些身高一般,柔韧一般的人就遵循杠杆原则,将杆作为身体的延伸(Leverage). (Adams et al, 1998)

有些人说只要按照自己最有效率的方式挥就能获得最大能量.

 

该方法之所以能产生更大的能量的原因是明显的.如果手,臂无需为了将球打直而去施加控制,将杆头从非正确位置带回正确 (如果杆不在平面上,或杆面不正就必须要用手带回,因而要施加控制),你就不会使杆减速. 有意思的是为了实现该目标的不同方法仍然争论不休.

九十年代后期有名的理论称为'X Factor' , 与最大转肩结合最小转胯产生力量.该结论是经过大量分析职业球手的挥杆得到的 (使用该理论的优秀球手包括Adam Scott and Charles Howell III (Golf Digest, 2007)).

有趣的是该理论的创造者随后发明了称为'Y Factor'的理论,建议靠增加左肩尽量远离目标上杆,提高力量. (McClean, 2001)

本着按照字母命名理论的习惯, Robert Baker提出了他的'O Factor' (Baker, 2007). 该理论的基础是讲挥杆过程中髋的实际运动模式. 上杆的时候要尽量保持髋与地面水平转动,而在击球和随挥的时候使其倾斜 (击球时候要向左上顶出). (Baker,2007)

有趣的是'X factor' 理论完全与传统/经典挥杆理论相反,使用了更多的转肩和转胯.统教科书式的包括Vijay Singh, Jack Nicklaus and Bobby Jones. (flog1234, 2007)

最后,如果这些方法都无效,还有古老的蛮力.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群体之外也有另类,世界长打者和优秀球手们正通过健身和强化变得匀称和有力. 这的确也可以使他们将球打得更远.

 

有偿服务评论:上述理论都有专著,但是我认为都没有谈到物理原理的实质!而且各种产生POWER的方法都与握杆息息相关,不同的握杆在释放时候的动作差异实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inh的内容没有包括MOE NORMAN的SINGLE AXIS,Jim McLean的SLOT理论,JIM HARDY的平面原理,Rob Akins的FUTURE GOLF,S&T理论.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

后面的文章会分析一些对击球形成影响的因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