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性化挥杆与个性化学习

(2008-01-20 21:21:27)
标签:

golf

理论

研究

体育

 

GOLF挥杆是非常个性化的,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人.想找到规律非常难.于是"熟能生巧","自己是自己的教练"等排斥理论的倾向.
GOLF作为娱乐的确需要轻松愉快,本来已经逃离书本回到自然,谁愿意再听模型,结构,杠杆等枯燥的东西呢!
从很多自学成才的球手看,的确是靠自己练习摸索掌握并成功.VJ,ZHANG,威拉沧...

对于我等学科学的人,总认为感觉是靠不住的,是很难交流的.所以潜心研究,非要知道所以然.至少我只能这样学习GOLF.通过研究知道哪种挥杆更适合我.

因此,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挥杆是两回事.就是说个性化挥杆可能来自自己摸索的独门绝技,也可能来自前人的总结经验/研究.而学习是因人而异的自我选择.

成年人可以自学,上课;孩子也一样,没条件的孩子,如果喜欢GOLF,也可以自己练(教练费太贵了,看书或DVD也是一种途径,GOLF本不是贵族专利).

从教育的角度讲,向书本,老师学习知识是最快获得正确知识的办法,很难想象我们自己能研究出勾股定理,更别说高等数学了.
GOLF说简单也简单,孩子摹仿力强些,也能照猫画虎.
说难也难,可以想象,如果有科学指导,张连伟会少受过多少伤(GOLF受伤对职业球手的影响很大),走过多少弯路,他天赋也不低,尚且对科学大加推崇,何况其他人.
人一生短暂,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是更好!谁能象VJ能坚持到40.

总而言之,条条大路通罗马.科学地形成个性化挥杆是值得提倡的,学习的方法是自由选择的.
---仅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GOLF太深了
后一篇:关于"感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