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悟空色人生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王建国
水的哲理,被古人说绝。古人从水性、水能、水态、水形……,无不悟出一番哲理。老子思水性,认为人当若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无为而无不为。”孔子喜水灵,‘知者乐水’。荀子悟水力,积小流,可成江海;水可载舟,水可覆舟。古人悟水,有的悟流水不腐,有的独高山流水,有的爱伊人在水一方……
水的哲理,也被今人说透。水理说得好的,郁缀其一。郁缀兄明知水理几被说尽,偏给我出个水题,要我写一篇水感。
冥思苦索,以为水悟。一查文献,方知所感,他人早已成文。叫我如何下笔?
一日,与EMBA学员上课。有一信佛的老板问我:“《六祖坛经》中有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为六祖慧能的禅悟。一般的解释是,菩提树空,明镜台空,身心俱空,空无一物,故无处惹尘埃。王老师有何新解?”又一官员跟问:“有权有钱有家有业,仍感生活迷茫。人生到底为何而活?”这一问,居然勾起水悟。
人说急中生智,我也突来灵感。索水悟、问空色、解人生,有三玄之妙!我何不以水为例,把空色人生来个水解,在EMBA课堂上侃上半个小时,把这三个问题一起来探讨。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最后一句用句号结束。我以为,六祖原意应是疑问号才对。前两句是说六祖慧能已悟透色即是空,即万物皆无本性,皆由他性构成,他性即空。后两句是个问句,是说六祖慧能没能悟透空如何生成色。色即为没有本性的万物,他不知空是怎么生出万物的,故提出来探讨。
以水为例。水不是水,水是空,因为水没有本性。水是由氢和氧生成,氢和氧是水的他性,是水的空。氢和氧虽是水的空,其本身又是色,因为氢和氧又由别的元素生成。生成氢和氧的元素是他性,是氢和氧的空。他性又有他性,万物生生不息,既是空也是色。空和色是相对的,此色为他色之空,他色为此色之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也是绝对的,他之又他,直至他外无他。他外无他的他是绝对的他性,即绝对的空。
问题在于,氢和氧这水的空未必生成水这个具体的色。因为只有两个氢和一个氧的结构才能生成水,任何其他的氧氢结构不生成水而生成他物。这说明,空要生成具体的色,必须通过个性结构转化。氢和氧这水的空,通过两个氢和一个氧的个性结构惹成了水这个尘埃。个性在这里既不是空,也不是色,而是数。是空向色转化的量度结构,是空色之外的独立存在。空加上个性才能生成具体的色。
一旦水还原为氢和氧,即色还原于空,氢和氧的个性结构就消失了。水的个性消失了,水就成了纯粹的空,水作为具体的色就不存在了。所以水存在的意义,除了氢性和氧性即空性之外,还有量度结构个性即数性。保持水的个性,就是保持水的生命即水的具体存在。水是为个性而活,为空性而死。水活着的时候,个性是他生存的意义;水死去的时候,空是他死去的意义。这里的死,并非绝对的死。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氢和氧又会再生成水而活过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万物生生不息,是为永生!当然,空有绝对性,所以水的最终意义还是空。也就是说,水作为一个整体,终有一天会绝对消亡!
水要活出水样,除了个性,还要有一定的环境。对水而言,最重要的环境就是温度。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零度的水成冰态;100度的水成气态;零度到100度之间的水成液态。水要活成冰态、气态、还是液态,决定于温度选择。水要活出水样,除了温度,还要选择压力、时间、地点、情景和对象。在高压还是低压下?在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在海里、河里、塘里、下水道里、泥土里、还是草里?在风里、浪里、雨里、还是阳光里?那活法,那体验是不一样的。
所以水的一生要活出个性来,也要活出生态来,还要活出空境来。要活出空境,就要活出死亡来;要活出个性,就是要活出量度来;要活出生态,就要活出环境来。
水的一生要活出空境、个性和生态,必需要解决三大问题:守空,认识自己是水又不是水,坦然面对死亡,又对来生充满希望;扬性,认识个性是生活的意义,要尽量把握量度,色透过程,活出个性;择境,认识环境决定生态,选择环境就是选择生活方式,要尽量活出生态,活出目标。
人生如水生,人生又何尝不是解决水生这三大问题呢?水生也许不能选择,但人生可以选择。悟透和解决这三大问题,是我们人生的主题。活在梦里,就是忘生出色,就能活出空境;活在个性里,就是忘死入色,就能活出自己;活在可以率性的环境里,就是择境适性,就能活出生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