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配喇叭》教案
(2018-02-28 10:03:29)
标签:
教育 |
分类: 科研任务 |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这首歌曲他是什么乐器来为它伴奏的?(用喇叭和唢呐伴奏的)
是的,今天老师为大家要介绍的就是这两种乐器。它的名字就是唢呐和喇叭。(出示唢呐和喇叭的图片)
在心里默唱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
轻声地唱出歌词。(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
你们听清楚了吗?(听清楚了。)我们试着来唱一唱。(试唱)非常好!
对唱练习:师唱第一句,生唱第二句,最后一句一起唱。)然后再换一换。(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老师和同学们对唱歌词)
四、创造表演
现在就让我们敲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吧。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歌曲《唢呐配喇叭》,我们还认识了两种乐曲:一个是唢呐一个是喇叭,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希望呢,在课后同学们能够学习更多的乐器,掌握更多的本领,最后让我们吹起喇叭和唢呐,唱起来跳起来吧。(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跟着伴奏一同来唱歌一同来跳舞)
教学反思:
《唢呐配喇叭》是一首短小的五声羽调式的湖南民歌,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唱歌曲《唢呐配喇叭》,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在导入新课时,老师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种乐器,请看大屏幕。”这时,(出示课件)唢呐的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随意说一说他的特点。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回答的也很准确。尤其是一位女同学说唢呐的底端像一个喇叭花,老师说:“长的就是喇叭,短的就是唢呐。”读完这句歌词,学生便徒手做起了吹奏的动作,有的长,有的短。学生模仿吹奏唢呐和喇叭的样子很有意思,可能是他们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别人演奏吹奏乐器,有的同学还边走边吹,摇头晃脑。十分可爱。“里乐拉”是衬词,一问一答,模拟了大喇叭、小唢呐竞相吹奏的乐声,使歌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农家的欢乐气氛。唱到“里乐拉”时,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唱出“里乐拉”,奇怪?两组学生自然的唱出了一强一弱的感觉,于是,我将计就计,指导学生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很快掌握了大喇叭和小唢呐发出的强和弱。因此,第一个“里乐拉”唱强一点,第二个“里乐拉”唱弱一点。通过老师与学生的接龙唱,更是收到了演唱的目的。没想到,教学效果会这么好,不需要老师反复示范与讲解,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凭借对音乐的感觉以及对歌词的理解,把歌曲演绎的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