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年度策略报告会随笔:大盘的冬天不太暖
前段时间身体不太好,很少写东西,抱歉!
上周5,珠海,天相的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会在那里召开。
海风、海景、那里,这个冬天不太冷;调控、调整、这里,大盘的冬天不太暖。
来自全国各地的券商、基金公司,还是有私募机构的一堆人聚在一起。下一步的市场如何走,投资的主题在那里?我的感觉是,一群迷茫的人聚在一起迷茫。并不是因为他们是这个市场的专业投资者,他们就能够洞悉未来;未来是不确定的。
皇帝有皇帝的苦恼,仆人有仆人的困恼;小散有小散的不知所措,精英有精英的头脑发胀。和庞大的、波澜变幻的市场,一切个人都显得渺小。
我很欣赏天相的老总林义相的观点,社会资源应该向民营企业去配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的增发、IPO都是优先想央企倾斜,靠垄断而不是靠市场形成的庞然大物是不确钱的,这样做的结果是,富的越富,而更有活力的民营确得不到更大的支持。国民财富的积累、民众的福祉和就业还得靠市场经济本身,而非行政。
记得经济学家梁小民曾说过,从特奥会里随便抽一个差不多的都能做那几个央企的老总,因为那本来是垄断带来的利润,不是靠市场。讥讽味道强了点,但点出了本质。
所有,创业板应该早开。最近几年最具有创新和盈利的民企都跑到国外去上市,为什么?我们的主板IPO审批效率太慢,风投的退出机制不通,老外带来的投资自然就想先到国外去上市了。有了创业板,就能更好地服务国内的民企。
年末这段,很多策略报告会一个接一个,但主题都比较雷同。主流的机构研究员都看好金融和地产,人民币升值、资产注入、内需增长仍然是出奇的一致。到底是瘸子里面选将军,还是我们的机构专家们江郎才尽,在当前普遍高估的市场里,无法找到最有价值的投资主题和板块?
但一致的背后,我的看法是市场的估值仍然不低是根本原因。而货币政策的从紧、调控政策的加大、过去两年来的高速增长的业绩如何保持下去?这成了问题。
同样的问题在市场低估的情况下,不一定是问题;但在市场没有估值洼地,只有看谁更乐观和悲观的前提下,一切都成了要思考的问题。
本次珠海的策略会,来自中国神华、东风汽车、太钢不锈、中科英华、亚泰集团等上市公司的高管也谈了自己的公司。
最大的感慨是,在原来没有全流通的情况下,上市公司都像大爷一样,哪里会愿意给你介绍上市公司,反正股价涨跌和大股东也没有关系。信息不对称就不对称吧,和他们没有关系。所以,很感慨彼得*林奇说每天都有很多公司等着和他聊天,向他推介自己的公司。再看看咱们的上市公司,普通投资者想见见上市公司的高管,那比投资赚钱难多了。
现在多少好了一点,有远见的企业开始重视投资者关系了。这就对了,对自己的股东都不尊重的高管怎么可能保证把企业经营好,对消费者负责呢?
还有一个感慨是,东风汽车销售过百亿,利润也就5个亿左右,真可怜。如果在工程机械和汽车股方面选择,我宁愿现在看好工程机械。看起来那些生产好看气派的轿车,但利润成长远不如看起来丑陋的铁疙瘩的工程机械。记得当年彼得林奇的经典战役,在低谷买入克莱斯勒等汽车股,大赚特赚,但那是美国汽车巨头的最低谷区,目前国内的汽车股股价则所处的情况大不一样,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缓慢增长型和稳健增长型之间的判断。
亚泰集团的高管的演讲,我的感觉这个公司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主业在水泥和地产,主要以水泥为主,公司业务在景气区;同时,该公司通爱尔兰CRH的谈判正在进行,值得关注。目前该股的静态PE高了点,主要是东北证券的投资收益占比太高,08年09年的券商业绩目前处在微妙期。
周末又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而且一下子提高了1%,至少是个加快从紧的信号。又是利空出尽?我觉得还是要谨慎看待,不能过于乐观。利空在牛市激情的盘面下很容易被消化,但在调整反弹的盘面下,有可能短暂影响反弹,甚至导致反弹夭折。前进的道路上有无数的意外,也许,意外总在我们的意外之外。
前一篇:很抱歉,近来身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