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教育方案
(2009-12-25 11:42:31)
标签:
教育 |
一、补偿教育的内容
1、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团结互助补偿。
2、学业补偿。依据学校实际确定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确定为补偿教育科目;根据学生实际分优秀生补偿和学困生补偿。
二、补偿教育的具体措施
1、确定补偿教育的对象。学期初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本人共同确定补偿教育的科目、人数,分优秀生补偿和学困生补偿,一般不少于班级人数的40%。
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越来越多,教育机会均等受到巨大挑战,这些孩子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一定要做好家校沟通,采用家访、电话、书信等不同形式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交流孩子的思想、情感、学习状态等方面的内容。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的状况,以便家校配合,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防微杜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为此学校规定每学期每班至少召开家长会2次,家访40%以上的学生,每个孩子家长的的电话号码班主任都要输入手机,要了如指掌,同时动员全班同学在各方面对这些同学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共同提高进步、健康成长。
3、补偿教育重点在课堂。学校要求任课教师课前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充分分析学生的差异性和学习兴趣,教学过程的设计、问题的提出、课堂习题的设计都要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他们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收获和感悟。
4、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通过一帮一互助的形式整体带动学困生的学业水平。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按照优、中、差进行合理的搭配,在组内互帮互助,尤其帮扶学困生,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找到学习的方法和乐趣,整体有所提高;优秀生在班内、校内展开有效竞争,积极营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氛围。力争使优秀生真正突出,学困生摆脱困境,建立起自信,整体有所突破。
5、在座次的排定上要充分照顾学困生,把好的位置尽量让给他们,真正让他们感觉到班级的关爱和温暖。坚决杜绝学困生坐差座次,甚至设特殊座位的现象。
6、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间、课外活动、早晚自习等时间进行集体或个人辅导。辅导要有计划,有内容,有实效;要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辅导内容,辅导形式、作业布置等方面要因材施教。在最大程度上挖掘他们的各自潜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整体都有所提高。
7、通过举办各类竞赛和其它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此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8、定期召开调度会,检查反馈补偿教育的落实情况。
三、补偿教育的评价
学校定期检查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补偿教育的落实情况,检查结果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对落实不力,效果不明显的教师在评优评先上一票否决。
遥墙中学
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