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豁达、病愈三分”,一语道出精神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何保持思想乐观,情绪稳定,心胸宽广冷静处事,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精神紧张,焦急忧虑,发怒恐惧,均可使病情加重。
在糖尿病患者及其易感人群中,由于他们不稳定的个性,在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时,产生的不良情绪,如愤怒、焦虑、沮丧、失望、忧郁作为应激心理反应,已成为糖尿病发生与失控的一个原因。因此,在糖尿病综合治疗和糖尿病人的康复保健中,应当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
进行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是,向患者和家属宣传糖尿病的病的知识,鼓励患者消除悲观情绪,正确对待疾病;建立有规律的生活秩序,坚持体育锻炼,每天读书看报;帮助患者充实生活、学习养花、种草、下棋、绘画等;要帮助患者学会自我情绪的调节,遇到不良刺激时,要通过自我安慰的方式转移注意力,达到一个新的心理平衡。
当被确诊为糖尿病之后,的确会给人带来一系列情感上的影响,如恐惧、悲伤等等。你可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接受这样的观点,即糖尿病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它并不是死刑判决。
糖尿病对你来说,可能是伴随终生的一种挑战,另一方面它也是你必须承受的负担。
许多人试图掩盖自己的消极情绪。但实际上,悲伤、愤怒或失望等情绪有时也是人之本性。我们不可能只知道快乐而不知道忧伤。糖尿病人应努力去了解自己的各种感觉,并接受它们,一旦你超脱了各种消极的情绪之外并开始审视它们时,你就会找出对付它们的策略,从而帮助你渡过这段最困难的时光。
勇敢的面对人生
人在受到重大打击后的最初反应通常就是否认,拒绝接受现实。我们的大脑首先会让我们确信所发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以便腾出时间来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这种现象就是“否认”,即我们假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否认是一种正常的本能反应,但长时间拒绝接受身患糖尿病这一现实,就会延误对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有许多人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患上了糖尿病。是的,这是不公平的。虽然你没有做任何坏事而理应受到这样的惩罚。父母常常为孩子患上糖尿病而充满内疚,但父母也不是引发糖尿病的原因。你应该从自己身上或其他方面寻找原因,要知道“否认”仅仅是一种短期的正常反应,时间应该让我们认识到糖尿病的现状:它既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也是能够治疗的疾病。
治疗结果如何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努力。拒绝、愤怒与悲伤等情绪反应都是糖尿病人的正常反应,就像生命的变化过程和糖尿病的变化过程一样,这些情绪反应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有时,你要树立一种信心,确信自己的病与别人的病不一样,相信自己有战胜疾病的能力。
克服低落的情绪,有人认为,糖尿病更容易因情绪低落而发生抑郁症
这种观点是否适合你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因为每一个人,无论你是正常人还是糖尿病人,都会有情绪低落、忧郁和失望的时候,只是当这种状态持续过长时间时,就会转变成忧郁症。
患上了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有时你很难使自己心情愉快,甚至你常有自暴自弃的念头。自己和健康人不同这一观点常使一些青年患者非常痛苦。其实,你应该知道,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不幸和挫折,为什么只有你不能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呢?
对付糖尿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你认为花多大精力来照顾自己的糖尿病才值得?你如何显示自己对糖尿病保健工作的重视?如果你对自己的疾病非常重视的话,你身边的人就会以相同的方式重视你和帮助你。相反如果你对自己的糖尿病听之任之,那么原本关心你的人渐渐地也会变得和你一样。
因此,当你现在想测血糖或注射胰岛素时,那就尽管去做吧,不用担心别人会因此而多等你一会。每个糖尿病患者都可能会有因为永无尽头的自我护理工作而感到心灰意冷的时候,当你按计划控制饮食、很有规律的坚持运动,按规定剂量注射胰岛素之后,血糖却没有像你所期望的那样降下来时,你会有一种被欺骗了的感觉。你需要找人倾述心中的苦恼,此时如果有人能坐下来仔细倾听你的心声,就是对你最大的安慰和帮助。
如果你长期把自己的各种情绪变化憋在心中而不说出来,很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和抑郁症。因此经常找关心你的朋友和亲人聊天应该是你健康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需要这方面更多的帮助,就应该去找心理健康医生咨询。
我相信很难,但是更相信时间会改变你的观点。
好了,面对疾病,你除了要有信心,还要注意饮食与药物的治疗,才能更好的控制疾病,战胜病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