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著名文学家唐弢的故乡--畈里塘村
标签:
转载 |
1.唐弢故居由主屋与西厢房两个单体组成,建筑占地面积约765平方米。
2.
3.主屋五间,坐北朝南,高二层,重檐硬山顶,西厢房高一屋,硬山顶,面阔三间一弄,均为木结构建筑,均前置廊。
4.唐弢故居
5.
6.
7.
8.畈里塘36号民居(原名唐中房),是一处清中晚期的三合院民宅,坐西朝东,偏东南,现存建筑由主屋、两厢房、东侧偏房四个单体组成,建筑占地面积约758平方米。
9.
10.
11.
12.
13.
14.
15.该民宅主屋五间二弄,重檐硬山顶楼房,明间穿斗结构,前置廊,进深十柱十檩;两厢房为单开间,前置廊,梁架采用穿斗结构,进深六柱六檩。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位于屋外的一只石狮。
26.畈里塘唐家祠堂,又称裕德小学,系清中晚期畈里塘唐氏宗祠。祠堂坐北朝南,前进已毁,现在后进五开间大厅,建筑占地面积约191平方米。大厅为硬山顶,五开间高平屋,前置廊,明间为抬梁结构,进深六柱九檩,次间中柱落地,前后双步梁,穿斗结构,进深七柱九檩,稍间正贴为九柱九檩,穿斗结构,该建筑用材硕大,木雕精细。
27.畈里塘郑家112号民居,原名郑家老屋,郑家老屋是一座清早期四合院建筑,大门朝东,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现存建筑由大门、前后两进组成,占地面积约1191平方米。
28.
29.主体建筑分前后两进,结构、布局类同,为硬山顶重檐楼房,面阔七开间。前进北面置廊,明间采用穿斗结构,进深八柱八檩;次、稍间梁架采用中柱落地,前后双步梁结构。建筑内隔墙均采用麻绳芦苇编织为芯。
30.
31.
32.
33.2004年,江北区文保单位对“郑家老屋”的命名是:“陈家祠堂”,这个命名实在是太不严谨了,这老宅明明是一座“郑氏”民居,却将其命名“陈家祠堂”,不仅命名不恰当,连姓氏都搞错了,这种低级错误实在不应出现。这块“文保”牌挂上后,老宅里面的住户很气愤,把这牌给砸碎了。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把这老宅命名为:“郑家老屋”,现在又将其命名为畈里塘郑家112号民居,但不知什么原因,新的“文保”牌一直没挂。
34.村中一不知名的老宅
35.这老宅有五扇雕刻精美的石窗
36.
37.
38.
39.
40.
41.
42.原来的砖雕门楼也很气派,可惜已被人为破坏
43.
44.残存的砖雕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里面有五六只“黃狗“,这是我第一次碰到这么“老实"的“黃狗”,离这么近,它们叫都不叫,有几只从我身边走过,理都不理你。
57.这幢老宅(局部已改建)的瓦爿墙很漂亮。
58.都是用纯碎瓦片砌的瓦爿墙
59.走访这么多古村落,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瓦爿墙。
60.
61.这是与畈里塘相邻的夏家村里的一幢老宅--厢房(江北文保点)
62.
63.
64.夏家286号民居(原名厢房),现存建筑两进,院落二重,坐北朝南(偏西南),建筑占地面积约1548平方米。前进主体建筑三间二弄,建筑占地面积约765平方米,前置廊,明间梁架采用穿斗结构,进深九柱九檩;厢房为重檐硬山顶,楼房通排六开间,进深五柱七檩,梁架采用中柱落地,前后双步梁结构。后进为七间二弄,硬山顶,前置廊,明间梁架采用穿斗结构,进深八柱八檩。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