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宰相”刘墉行草《心经》
标签:
佛经行草书法刘墉收藏 |
分类: 翰墨.韵法意态 |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人称“刘罗锅”,山东诸城
刘墉出生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祖父刘棨(q)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上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人亦称刘文清。刘墉是清朝乾嘉时期的政治家,还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
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对书法家要求严谨规范,独宠“馆阁体”,扼杀了书法艺术的个性,使其趋于退步。刘墉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中后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有名于时,“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所掩。刘书法与同时期的吸取金石碑版营养的翁方纲,以及颇具古朴多姿的成亲王、铁保合称“翁、刘、成、铁”四家,与稍后受汉学影响,追踪汉魏六朝,突破“馆阁体”束缚呈现书法新貌的金农、郑燮等相应,起承前启后作用。
刘墉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境界可以“静”、“淡”
在刘墉诸多传世书法中,有很多代笔和赝品,特别是刘墉有三姬,皆能代笔可乱真,鉴别真伪代笔,除要辨别整体风格外,可注意图章,如署名“石庵”二字并钤长方“石庵”压脚印或盖有“飞腾绮丽”印者,皆为其姬妾代笔。
刘墉行草《心经》释文
图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沙门元奘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图二、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图三、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挂)礙(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图四、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
图五、说咒曰:揭谛揭谛,般罗揭谛,般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乾隆乙卯十月十七日敬书;晓岚尚书持诵;石庵识。
说明:
元奘(yuán zhung)原文“玄奘”;在这里为避君王名讳,即康熙“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改笔为元奘。
晓岚(xio lán),纪晓岚,纪昀,字晓岚;纪晓岚为刘墉父亲刘统勋的门下,所以刘墉和他是师兄弟。据史料记载,两人的关系非常好,纪大人才思敏捷,而刘墉书法写得好,所以纪晓岚经常请刘墉帮自己写对联。后来纪晓岚去世,刘墉给对方写了一挽联相送,即: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