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

标签:
赵秉忠小楷书法历史收藏 |
分类: 翰墨.韵法意态 |
殿试是古代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由皇帝主持,答卷时间限一天,日出出卷,日落交卷。要做到用毛笔手写2460个字没有一处错误,即便抄一遍也非易事,更何况需要现场构思、打草稿、誊写……足见状元的含金量。
赵秉忠,字季卿,明万历元年(1573年)生,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潍坊)人,官至礼部尚书。明天启六年(1626年)逝世,崇祯年间加赠太子太保。这部状元卷是赵秉忠利用职务之便利,辞官时带走的。
赵秉忠的“台阁小楷”极为精湛,完全没有呆板之弊,精谨的笔法、端严的结字以及雅隽的气韵,令人心醉,有人直呼“这才是老百姓爱看的字”。
此作起收笔严守程式、标准到位,首横藏锋逆入,行笔匀净,收笔轻顿回锋,竖画中锋直行,收笔圆润如“露珠垂落”,无明显的圭角,显官方文书的庄重。提按细微,重按、轻提显骨力,横画往往两头重、中间轻,竖画略带颤笔,较晚清机械匀整的馆阁体更显笔墨韵动
结字中正平和、端庄匀称,中宫收紧,四肢舒展,繁简得宜,通篇无拥挤或松散,展现对整齐划一与自然变化的精准把控。
同时此卷笔法无懈可击、结字中正端严,既是个人书法功力的展现,更是“士子修养”的真实流露。笔笔中锋、字字端正,暗合“修身治国”的儒家理想,超越艺术层面,成为研究明代科举文化、书法的“活化石”。
前一篇:会议签字各领风骚个性张扬尽显文韬
后一篇:人生路每一段都是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