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蓝瑛《仿大痴富春山图》卷

标签:
艺术蓝瑛绘画文化时尚 |
分类: 画苑.美摄 |

从画的年款、构图、笔墨来看,可能是在董其昌家里或董氏书画船上,有幸临摹董其昌收藏的黄子久《富春山居图》真迹,但也不排除临摹的只是董其昌临《富春山居图》仿本。以后漫长岁月中,蓝瑛多次临写《富春山居图》。
崇祯四年(1631年,47岁)自题《仿大痴富春山居图》卷(无锡博物院藏):“辛未冬日,放舟醉李,则一峰老人富春山卷之法。时日暖如三月,砚池水活,兴与快笔,竟未夕成此。西湖外史蓝瑛”。
崇祯十一年(1639年,55岁)作《仿黄公望山水卷》(台北故宫藏)时称:“……余仰师(黄公望)三十年,少得于皮矣。”
另有顺治元年(1644年,60岁)《仿古山水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内有二帧仿大痴富春山图的作品。他曾在另一件仿大痴山水《树墟晚照》(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上题写:“一峰道人(黄公望),元人六法之领袖也,人品与画咸服其品,蓝瑛师之”。
顺治十三年(1656年,72岁)《仿古山水册》(上海博物馆藏)中有“用一峰老人富春小卷中之法”页。
可见,蓝瑛深植董氏画学理论,研习黄公望不辍,最终将职业画家娴熟的笔法技巧与文人画笔墨情趣相结合,形成了用笔疏放、苍老雄奇的独特风格,卓然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