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清第一贤媛商景兰

(2022-03-16 10:07:54)
标签:

商景兰

时评

文化

娱乐

贤媛

分类: 千古佳人

 

明清第一贤媛商景兰

    明清以来,才女大量涌现,才女文学之繁荣也大大超越过往历明清才女商夫人为冠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时的江南贤媛商景兰。

明清第一贤媛商景兰

    商景兰(1605--1676),字媚生,会稽(今浙江绍兴)明兵部尚书商周祚的长女,抗清名臣祁彪佳之妻。商景兰自幼接受优良的女教,明末清初诗人,德才兼备,能书善画。其妹商景徽亦工诗。她和妹妹商景徽皆为才女,两人并称“伯仲商夫人”。商景徽有诗云:“当年绣户集群仙,一旦分飞罢管弦。”可知商家姐妹早年和闺友相聚相乐的情形。

明清第一贤媛商景兰

    当十五六岁的时候,商景兰嫁入门当户对的祁家。夫君祁彪佳,是藏书家祁承爜之子。祁承爜官至从二品的布政使参政,而且生性嗜书,家中的“澹生堂”就是江东首屈一指的藏书宝库。祁彪佳也是一位少年得志的人中俊杰,十六岁中举,二十岁高中三甲进士,步入仕途;同时雅好文墨,在散文和戏曲领域都有较高的成就。这对才子佳人相逢于尘世,注定成为人人称羡的恩爱夫妻。清人袁枚称赞他们:“少年美姿容,夫人亦有国色,一时称为‘金童玉女’。”

明清第一贤媛商景兰

    商景兰和祁彪佳,都来自根基深厚的世宦书香门第,哪怕临近乱世,他们也不必为生计或功名而劳心,依然过着平稳安逸的生活。他们彼此志趣相投,一直相知相伴,琴瑟和鸣,演绎着人间夫妻最幸福的模样。

明清第一贤媛商景兰

    祁彪佳有记日记的习惯,他从不吝啬在文字中表达对妻子的呵护和爱怜。当他离家外任时,商景兰前来探望,两人重逢后互诉衷肠,“长途之辛苦,旅邸之寂寞,交相慰藉”。商景兰过生日,他便别出心裁,在山中挂满了花灯,为博佳人一笑。当商景兰患重病时,他更是关切备至,或设斋祈福,或亲制药饵;白天承担起深爱妻子的祁彪佳,一生不曾纳妾,无论放舟山水之间,还是出入园林之盛,他所有快乐的时光都是和商景兰共享的。两人在一起,或闲步堤岸,或小酌雅室,有时兴之所至,竟在柔日薄风中酣眠。几乎每次出游,他们总会忘记时间的流逝,直到暮色降临,才恋恋不舍地戴月以归。

明清第一贤媛商景兰

    年轻时的商景兰,拥有古代女子最理想的婚姻。这对心心相印的夫妇,共同走过了二十五年的人生。这份幸福,却在明朝覆亡、丈夫殉国的那一刻戛然而止。

明清第一贤媛商景兰

    祁彪佳是忠于明朝的义士,曾组织义军抵抗清军,力图挽救国运。顺治二年,清廷欲招他做官,祁彪佳为纾亲族之祸,保汉臣之节,无奈之下自沉湖水,南明朝廷赠谥号“忠敏公”。而商景兰,一夜之间成了寡妇,独自面对国破家亡的人间至痛。

    在赴死之前,祁彪佳留下了遗书和遗诗明志,其中有一封写给商景兰的信,是他们美满婚姻的最后见证。他在信中开篇便说:“自与贤妻结发之后,未尝有一恶语相加......”他诉说了为国尽忠的不得已,希望商景兰继续主持祁氏家族的事务,并表达了“世缘有尽,相见不远”的期望。

    遭逢巨变,商景兰写下一首慷慨悲壮的诗歌《悼亡》:

“公自成千古,吾犹恋一生。君臣原大义,儿女亦人情。

折槛生前事,遗碑死后名。存亡虽异路,贞白总相成。

夫则尽忠,妻则尽义。商景兰赞许丈夫的坚贞不渝,同时表现出对婚姻、亲族的责任感。四十二岁的商景兰,把愁苦和孤寂埋藏心底,把对夫君的深情倾注到整个家族中,一力承担起教养子女的责任。她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祁氏一门,成为这个忠义之家真正的女主人。

    商景兰有三子四女,长子早逝,故后世多称二子。孩子们在母亲的教导下,成长为才德兼备的才子和淑女。两个儿子班孙慷慨豪迈,理孙敦厚谨慎,皆有重名;四女德渊、德玉、德琼、德茞,咸工诗词。二子成家后,媳妇张德蕙、朱德蓉,也有幸得到商景兰的教导。

明清第一贤媛商景兰

    这个家族和商景兰所承受的苦难,不仅仅是祁彪佳的殒命。康熙六年(1662年),三女德琼亡故;之后因受到谋反案的牵连,班孙被流放宁古塔,理孙因此事郁郁而亡。三年后,班孙逃回家乡,却削发为僧,和家族断绝往来,最终在康熙十二年去世。面对接连不断的沉重打击,商景兰回顾自己一生,感慨地说:“未亡人不幸至此。”

    明清鼎革之际,亡国与离乱的创痛是时代的主题,改写了无数汉家儿女的命运。孀居后的商景兰,写出了字字皆是血泪的悼亡诗,并且创作了大量流芳后世的佳作。更难得的是,她带领儿女和儿媳们,一同吟咏不绝,形成了盛极一时的祁氏才女群体。

    祁彪佳生前曾修筑一座园林式的居所,名为寓山别业。从设计到修筑,商景兰都参与其中。这座凝结著无限回忆的园子,成为商景兰和女眷们,徜徉诗词艺术的世外桃源。根据史料记载,每到闲暇时,商景兰便邀请女眷们在园中登临游赏,每个人随身带着纸笔,一旦有了诗兴,便分韵题诗,成为祁家的一件盛事。葡萄之树,芍药之花,都是她们吟咏不倦的对象。人们形容祁家才女联句赋诗的情形,望若瑶台仙子,其高华气韵,不可方物。

    在商景兰的倡导下,她的妹妹商景徽及其女徐昭华、她的侄女商采等亲眷,也纷纷加入大家族的诗歌唱和。在家族之外,她与名媛黄媛介、女尼古虚来等人,也时常以诗词相交,密切往来。

       《幼学琼林》中有句话,赞扬了祁氏才女群体:“伯商仲商,时称越秀;德蓉德蕙,辉映祁家。”

在大大小小的诗词活动中,商景兰写下了许多诗作,有《锦囊集》传世。她的作品,大部分展现了闺阁女子感时伤怀的婉转吟咏。比如“静窗一一翻书史,空令幽怀转寂寥”“水映玉楼楼上影,微风飘送蝉鸣。澹云流月小窗明”,流露出传统闺秀的清雅低回的情致。

    由于身处改朝换代的乱世,她的作品还有许多像《悼亡》那样忧国忧民的雄浑之语。比如“国耻臣心切,亲恩子报难”“若能逢汉武,当复傲平津”,在闺阁气息之外增添几分悲慨沉郁之情。

    而亡夫与故国之思,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主题。在五十岁生日时,儿女为她举办了隆重的庆典,商景兰却惨然不乐。她作诗自诉身世:“凤凰不得偶,孤莺久无色。连理一以分,清池难比翼。不见日月颓,山川皆改易。”

    继而她又提出对家族的期望:“行乐虽及时,避难须俭德。我家忠孝门,举动为世则。行当立清标,繁华非所识。事事法先型,处身如安宅。读书成大儒,我复何促剌。”她从未忘记祁彪佳的嘱托,后半生以主持家业、重振家风为己任。

此情可待成追忆,早年的时光越美满,就越将晚年的光景衬托得越凄凉。商景兰的人生,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体验过最幸福的婚姻,也品尝过最痛彻心扉的丧夫、丧子之痛。然而,越在苦难之中,她越从容应对,并且在诗歌艺术中,找到了纾解悲痛的良药。商景兰作为名臣之后,忠烈之妻,在苦难中仍然保持着闺阁本色,并且引领了一代才女群体的兴盛。

    主要作品《香奁集》

    主要成就诗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