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为南京大学谱写校歌的人

标签:
李叔同历史文化时评时尚 |
分类: 旷世.名人大家 |
南京大学现在的校歌《南京大学校歌》,创作于1916年,是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高师)的校歌。2000年后,这首南大最早的校歌重新确立为南京大学的校歌。
大哉一诚天下动,
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
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
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南京大学校歌》译文
诚实之德多么伟大,整个世界都为之鼓动;
象鼎之三足支撑着它的,是智慧、仁爱和奋勇。
集大成的圣人是孔子,是众圣汇聚归依的正宗;
直到千秋万代,旁及四面八方,我们的目标都相同。
随着海潮沿江西上,就是富饶的江东;
巍峨的北极阁啊,耸立在雄伟的南京城中。
上天开启了教育的恩泽,我们的事业永无穷;
衷心祝愿事业无穷,像初升的太阳照耀长空。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他学贯中西,艺专多科,1905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执教于杭州等地,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开创性的贡献,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诗人、学者,在诸多文化领域中都有较高的建树,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并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门下。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42年10月13日圆寂于福建泉州。他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
1915年李叔同开始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当(现在的南京大学前身)音乐、美术教师,第二年,他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任校长江谦先生的词制谱,作为该校校歌,这首歌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歌曲内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主要要“弘扬诚朴精神”、“培养精英人才”和“发展教育事业”几点概括。“诚朴”的求学和治学精神,是人才培养和大学发展的根基,它是铸就“雄伟”的必要条件。诚朴的精神,符合办学的规律,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已经成为大学百年办学历程中一脉相承的精神。这首歌曲也是弘一法师唯一创作的大学校歌。流传至今,非常难得。
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大师已矣,遗风千秋,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