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月,芝加哥大学派遣东方教育考察团来华,地质系教授托马斯·张柏林与其子罗林·张柏林同为成员,二十八岁的罗林负责摄影,他以详实的文字回忆、极高清的照片,留下了百年前龙台的影像。

对照清朝时期绘制的地图,再根据罗林的回忆,大致还原了考察团在射洪经三台前往中江地区的行程路线,3月31日7时从太和镇出发,中午在陈古塘(今射洪县陈古镇)歇脚,下午4点30分到达观音桥(今绵阳市三台县观桥镇)过夜,4月1日早上7时出发,中午在白树丫(今德阳市中江县柏树乡),下午4点30分到达大桑墩(今德阳市中江县龙台镇)过夜,4月2日7时零6分出发,中午到达兴隆场(今德阳市中江县兴隆镇)。

1909年4月1日晨间,考察团离开了观音桥,中午经过白树丫,下午4点30分抵达大桑墩,外国人的到来,在大桑墩引起了极大地轰动,得知消息的男女老少几乎都围了过来看稀奇,罗林也站在高处拍下了这张瞬间。

上图局部放大,围观的百姓大多都是亲和的笑容,见证了龙台人祖辈的善良与淳朴。

在大桑墩的附近,罗林看到了村居与坟茔相邻,一个男孩站在麦田里,默默地看着走过的考察团队伍。

罗林在大桑墩的一处小路上,拍下了一个龙台人先辈挑着竹筐的背影,打着赤膊的汉子,皮肤黝黑,肌肉精壮,见证了龙台人的坚韧之态。

同样的位置,罗林给他父亲托马斯·张伯林与比奇博士拍摄了一张路上散步的合影。
1909年4月2日7时零6分,考察团离开了大桑墩,中午到达兴隆场。
加载中,请稍候......